网友九州长江浪说:
纸媒还能存在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相较于新媒体,纸媒有很多的局限性,排版印刷麻烦,图片文字不清晰,不能刊载视频,发行数量少。阅读纸媒的读者多为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老年退休人员等等,地域局限性强。相较于纸媒,新媒体的优越性毋庸置疑。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文字与图片、视频结合,冲击力强,动感强。有手机、电脑就可以浏览。另外,新媒体借助网络,打破了地域局限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小孩,一机在手,其乐无穷,每天都在与新媒体打交道。地市级的纸媒虽然在风雨飘摇之中,但它也有其生存的土壤,有其固定的读者。短时间内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其发行数量受到影响,如果坚持了下来,找到生存的空间,慢慢发展,也有潜力可挖掘。我的回答是,纸媒虽难,一定要挺住!地市级报刊在求得社会的认可,保住和扩大影响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不会消亡。你有什么更好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欢迎点赞互动@长江浪子 ,谢谢!(原创:九州长江浪)
网友记者袁军说:
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说明我的观点:纸媒发行量面临多种冲击,大众应该适应没有纸媒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重新洗牌。打破了之前的固有格局,产生新的竞争。现在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信息传播,或者是社会管理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状态和竞争格局。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一些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就被淘汰了。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因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没有人还在原地等待。纸媒的生存空间一样被互联网冲击得体无完肤。因为纸媒相对于互联网,有很多的局限性。单就时效性来说,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条新闻从采访、编辑、审稿、排版、印刷,分发、邮递……要经历无数过程,真到了读者手上,最快都差不多要一个星期。有的像西藏,新疆的偏远地区,甚至半年!早就没有新闻价值了。互联网时代时间分秒必争。且不说纸媒的印刷成本、邮递成本、等大量消耗对环境不友好。如果是现在疫情之下,还不能排除有传播病毒的可能!所以,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我们大家还有必要通过阅读纸媒来了解信息吗?既然纸媒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还一直都在发行呢?只是因为有些特殊的读者!比如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他们第一时间也事通过智能手机看新闻了解信息。阅读纸媒只是他们一种工作的形式。总之,我有无数个理由去说明纸媒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为什么纸媒又一直存在呢?既然所有的纸媒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及时地传播信息,为什么还花那么大的代价出纸媒呢?所以我想说:去掉纸媒的时间,只差一个国家级政策性文件!无论他是省级还是央级媒体!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网友独孤羊砸坛说:
纸媒的寿命有多长?这个问题十几年前就在说了,那时候觉得好远好远,但这次疫情之后,感觉似乎就在眼前。
网友媒体老王说:
纸媒有两个问题——传播介质古老。这个可以转换。没问题管控体制古老。这个困难,有很大问题体制不变,省报/地市报,只有财政有钱就可以生存。
网友之间诗意呼说:
互联网真的饱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