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职言者也说:
这是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所以招不到人。一般人别想拿这份钱,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告诉你,普通的殡仪馆工作人员收入达不到这个水平?能月入三万的,要不就是领导,要不就是搬尸工,那种需要将尸体从事故现场搬运到火葬场的工作。一听三万的工资,个个都喊着能把火葬场干倒闭,无论如何自己都会去。真的让你去做了,你可能没一天就跑路了。仔细看一如下这则招聘启事就知道了,高血压、身体有异常的就别去了,要找胆大的人。这已经明确告知,这行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理由有三:
这项工作的确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要有勇气面对死亡
对于招聘的搬尸工,对其打击最直观的并不是来自心理的压力,而是扑面而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有些非正常死亡,如交通事故之类,简直惨不忍睹。还有很多我们常人很难想到的事故,发生后,到现场去处理会异常艰难。现场画面很难接受,即使勉强维持,但毋庸置疑,在你心理也会留下严重的阴影。所以这个职位胆大者务必可以胜任,需要有承受力,更多的是强大的心理素质。总的说来,这份工作工资薪酬高,有它高的道理。所以,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估计薪酬高也是不会去的。
工作环境特殊,心理压力大
常规的工作,很少去和死人打交道,但是对于殡仪馆来讲,每一天都有死人进来,也几乎天天都有人被送走。若要是碰到非正常死亡的遗体,如果没胆量和心理素质的话,身处其中,但凡家属一点哭声你听到后惊吓得不行。死亡,一直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在死者最后一程,就难免哭天抢地、哀嚎一片,那种场景对于正常人来讲,就是痛苦的折磨。另外,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你会看见人性中较为丑陋的一面。有些子女,不但不处理遗体,还将其当作某些事情的砝码,有时候,你都会怀疑这个社会是不是都这样冷漠无情。有在殡仪馆工作经历的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基本都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工作,即便结了婚,也不会告诉对方亲属自己的真实工作。如果有必须填写工作单位的时候只填写“民政局下属单位”,绝不会写殡仪馆。真真切切担心自己的工作被人歧视!
灵异、忌讳、考验你的神经
还有一点,殡仪馆和医院都是极阴之地,别说夜里了,就算是白天去都感觉阴森森的,这自然成为灵异事件“发源地”。有时候一些很正常的现象,一旦在殡仪馆发生,就成为胡思乱想的对象。比如灯忽明忽暗,或者灯突然熄了很可能就是电路的问题,可是有些人却认为这是灵异事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这样一来,如果赶上晚上值班,当班者心里绝对会瘆的慌,想想都会头皮发麻。除此之外,殡仪馆有很多忌讳的,这些事情在招聘时是不会跟你说的,等进去工作了才告诉你的,这就让殡仪馆工作变得更加神秘。综上所述,无论是月薪三万的搬尸工,还是普通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工作性质的针对性,让这份工作变得异常神秘,充满视觉、嗅觉和心理上的多重考验。对于很多人来讲,就算月薪5万,也没有那个胆量去拿,你说呢?
网友叶翁说:
网传一张招聘启事,深圳殡仪馆招扛尸员等职位,白班800块钱一天,夜班1600。这么算下来,即便只上白班,一个月上22天,收入也能达到17600;如果再偶尔上几个夜班,收入破2万是妥妥的;如果多上几个夜班,最高能拿到35200;如果每个月再多加几天班,破4万不是没可能啊。我们不禁发出质疑,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工资都这么高吗?
01、殡仪馆工作人员的真实工资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网友的真实经历。有位网名为“林大娘”的网友说,自己在2012年的5月份入职殡仪馆工作,没有底薪,都是靠提成。5、6月份是淡季,到手5000多,春节前后是旺季,月薪过万跟玩一样。上班制是上24小时,休48小时,白天不忙,半夜最忙。一个班2人,晚上前半夜后半夜轮流睡觉,基本上值班那人没法偷懒着睡,因为一到半夜全是订单。而且,工作的地方没开空调,因为每个屋子都有冰棺,24小时开着,非常凉快。再说,大厅非常大,有市级火车站候车大厅这么大,上个厕所得走几分钟。她还提到,家属要想做个告别仪式,也是需要预订报告厅,大概几千块钱费用。而且还有鲜花、花圈、仪式的乐队、骨灰盒什么的,也是非常暴利的。比如几十块钱的花,殡仪馆卖150,开光用到的酒、棉花、纸钱、黄纸什么的,一套成本不过10块钱,开光收200多。有个名为“林安”的网友,发出了一份丧葬用品价目表:从这份价目表可以看出,在整套流程下来,没个几千上万是办不成事的。还有位网名为“小美”的网友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级别、工龄,工资不一样。比如郑州地区一般为5000多,北上广深一般为一两万。从一些招聘网站发出的招聘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殡仪馆的工作,一般也就几千的水平,但是一些看不到的灰色收入,就不可估量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明面上的工资比一般的工作高一些,但没高到很离谱的程序。他们的额外收入,一般是通过告别仪式、花圈、骨灰盒这些销售收入来获取提成,至于多少,就靠自己的水平了。
02、影视剧中的殡仪馆工作人员
《法医奏明》这部小说中,除了法医,文墨描述得最多的或许就是殡仪馆工作人员。秦明在小说中也毫不忌讳描述殡仪馆工作人员的一个主要工作:搬尸体。不管尸体的腐烂程度有多少,最后收尾的工作一定是殡仪馆工作人员。秦明在文中还说:“因为工作上经常打交道,法医和殡仪馆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关系很好。殡仪馆工作人员经常会羡慕法医工作的惊心动魄,而法医则羡慕殡仪馆职工的高工资。”除此之外,殡仪馆还有一个工种,那就是入殓师。在小说《生尸之死》中,作者描述了入殓师的重要程度,他说:“防腐处理最能展现一位入殓师的功力,各家殡仪馆为了让遗体看起来和活的时候一样,都在防腐剂和色素的浓度调配上下足了功能。”“防腐剂的浓度如果太高,遗体的“鲜活度”会不够,他们会尽量把浓度调到能维持两三个星期。”从这一点来看,入殓师这份工作,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技术细节处理能力。电影《入殓师》中,曾经抛出一条吸睛的招聘启事:“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而这个所谓的旅程助理,实际就是入殓师。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这也从侧面反映殡仪馆工作人员拿高薪是正常的。
03、为什么总招不到人?
有个名为“小璇”的网友说,自己在殡仪馆工作,干他们这一行的,基本都不会和外行打交道。即便结了婚,也不会告诉对方亲属自己的真实工作,孩子在学校填写父母的工作单位时,只填写“民政局下的其它单位”,只是因为害怕在学校被歧视。她还说,有一次她打车,当司机知道他是个遗体化妆师后,马上掏出来一块绒布辟邪,还在车里喷酒精。还有的人当着她的面说:“如果娶了你这样的人做老婆,你做的饭我都吃不下。”外界社会的不尊重与不友好,让大部分人在选择殡仪馆工作时,慎之又慎。而且,殡仪馆被称为“离死者最近的地方”,常年待在这样的场所工作,非常考验一下人的胆量和忍耐度,而这,又是很多人所忌讳的。因此,哪怕工资再高,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真的很少有人选择这样的行业。总结来说,殡仪馆的工作,工资确实比一般的工作要来得高,但是有些工作也考验技术能力,比如入殓师。他们的工作也引来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与不尊重,因此,在选择岗位时,他们对这样的行业会非常慎重,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难招人”。对此,你怎么看呢?如果是你,面对一份月入几万的殡仪馆工作岗位,你会考虑吗?
我是一只程序猿,研发部软件负责人,副业赚钱能手,专注写职场,讲述职场真实故事。欢迎关注我 ,一起抱团成长。
网友千亦如歌说:
殡仪馆工作人员月薪上万是真的。至于招不招得到人我却不清楚。接下来讲一个我看过的案例吧。从前有个女孩,被分配到了殡仪馆工作,是做修容的工作。她最开始很害怕,甚至觉得有些恶心,最开始的几天她总是哭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直到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老人是出车祸去世的,他看到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即将被卷入车轮底下,毫不犹豫地推开了他,牺牲了自己…虽然还是有些害怕,但是女孩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她颤抖着帮他做清洁,帮他缝合肉皮,甚至把头发都梳理得很好。家属看到老人经女孩整理过后平和的面容,激动得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谢。女孩怔怔看着被握着的手,突然觉得它一点也不脏,反而很神圣…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比如尽如人意,殡仪馆为何难招到人,来听听小千的解释。1,对于很多职位,殡仪馆确实属于高薪,但是对于没有家庭困难的人来说,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的工作。2,殡仪馆常年和死人打交道,对于我这种从小就看恐怖片的人来说,更是会感到害怕,给我年薪百万我也不敢去的。3,工作是高薪了,但是家庭却难找了,很少有人愿意或者敢于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结婚。4,极大多的人都怕死,在殡仪馆工作,那种低沉的氛围,生死的界限,都是在刺激你的神经。不过,虽然殡仪馆的工作很难让人接受,但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工作值得敬畏,是他们,把一个个逝去的生命体体面面的送走。
网友烂柯粗人说:
月薪两三万我不知道,但是时薪3000我却做过,这是一次我永生难忘的经历,我再也不会去做了,本来不愿意再回想起那段记忆,但是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却又想一吐为快。
2020年除夕夜,我在舅伯家吃完年饭还没来得及享受过年带来的快乐,第二天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就使得我们这个小县城陷入了全城封闭。我住在京山,离疫情中心武汉只有100多公里远,往宽泛的说,我们这里也算是疫情的震中,所以武汉1月23日封城,而我们这里两天后就也跟着封城了。管控非常严格,虽然在家封闭憋闷得慌,但是我知道国家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3月20日,京山解封,我想着要快点找一份工作,在家已经两个多月了,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吃喝是不愁,但是我的兄弟们让我一起出去吃饭潇洒,出去需要花钱,但是又觉得闷了这么久应该出去玩会儿,一来二去,我的花呗就欠了2000多,真的不能再玩下去了,我急需用钱,急需找一份工作。4月中旬我加了一个群,正规的武汉招工群,我打电话给那些工厂,武汉联想、天马屏幕公司、华星光电……我总是觉得不太行,比来比去我又荒废了几天。突然,我看到了一条招工信息:武昌殡仪馆急招10名搬尸工,工作时间为晚22:00~24:00,工资6000,联系人:陈馆长,电话******(这里我就不打出来了,我觉得晦气就删了),看到这条信息,我马上跟我爸妈说:“你们看看这工资,两个小时6000块啊”,他们笑着说:“搬尸体工资当然高了,就怕这尸体还有残留的病毒,你怕吧。”我们都是开玩笑式的讨论着这份工作,但是我这时已经有一丝想要去的念头了。祸不单行,我一脚踹开了地上的插线板把正在桌子上充电的手机带了下来,屏幕着地,当时就有一角黑了,赶忙跑去维修,师傅说跟我说内屏坏了,起码得800。我哪里有这么多钱,这时我想了一下,搬尸去,6000都够我再换一个手机了,买个便宜一点的还能把花呗也顺带还了。我打了个电话给陈馆长,距离这条消息发布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觉得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毕竟只有10个岗位工资还这么高,估计早就招满了。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应聘上了,我有点担心新冠,毕竟才过去没多久,可是想到这么高的工资我就不怕了,不就是刀口舔血嘛,干了!坐的汽车,大概5个小时赶到武昌殡仪馆,先找了个位置吃饭,毕竟等会儿可是搬僵硬的尸体,不吃饭可没力气。已经是晚上8点了,爸妈打了个电话电话问我在干什么,回不回来吃晚饭,我想了一下,直接就说我来武汉搬尸体了,反正来都来了,他们也拿我无可奈何。我不等他们劈头盖脸的谩骂,因为事情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这通电话只是告诉他们我还平安。站成一排,几十人的搬尸队伍,陈馆长和我们这新来的十个临时工一一见了面,告诉我们等会儿10点出发去医院太平间搬尸,让我们穿好防护服。出发之前,我按要求反复清洗双手,穿上防护服,戴了三层手套。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意识到了,这将是一次非常危险的旅程(我可能感染病毒)。10点准时出发,显然半个月还不足以让武汉从新冠疫情的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这个点路上已经没有什么车辆了,寂静阴暗的车里,和我一个队的其他三人一句话都不说,我看不清他们的脸色,这安静使我发慌,快到医院时,我忍不住拍了拍旁边的人,“兄弟,你怕吗?”,“当然怕啊,但是有什么办法,我要吃饭啊!”是的,大家来做这份工作都是迫不得已,说不怕的都是在说谎,为了生活,干了!十几分钟的疾驰,我们就到了医院的太平间,和鬼片里看到的太平间一样(可能是我的错觉,我太害怕了)阴森,尸体用裹尸袋装着,封的很严实(不是我想的只用个白布盖着就行了),这样也好,省得搬的时候不小心看到逝者的面容。人死了多久我不知道了,只觉得这尸体像石头一样僵硬冰凉,四个人一起才把一具尸体搬上了担架,我感觉心在颤抖,我反复告诉自己,没事儿,不就是搬死人嘛,人以后都要死的,我这么年轻,防护也做得严实,不会感染病毒……抬尸体应该是有点累的,何况我们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就一会儿,我就感觉后背好像有汗,可是刚上车我马上就觉得冷,阴冷,觉得汉都是冷汗。一共搬了两趟,四具尸体(本来一次只能拉一具的,但是我们搬的尸体不需要棺材),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尸体从太平间搬上车,然后下车时把尸体再搬到焚化室去。陈馆长很爽快,一番感谢合作的客套话后每人微信转账了6000块。钱确实来得很快,但是我绝对不会再挣这“死人钱”了,晦气,回去后爸妈也不太想和我说话,半个月后才恢复正常的生活,对这件事我们采取了只字不提的态度,我也不愿意提起。
网友甜欣随笔说:
我的一个同学小王,在殡仪馆当社工20年了。他告诉我,殡仪馆的工作并不轻松,忍受外人异样眼光的同时,更要耐得住“寂寞”!很多人不知道,殡仪馆也是事业单位。所以,工资主要跟省份有关,但两三万的月薪,却是从未有过的。即便是高层领导,也发不到这么多。而网传殡仪馆招不到人,却是真实存在的。之所以没人愿意去,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心理太脆弱干不下去
小王告诉我,殡仪馆没有外界所传得那么神秘。在殡仪馆工作,有专业的殓葬师,也有负责服务的社工人员,小王就是一名社工。毕业那年,他不知道是考进去的,还是家里安排进去的。小王自从踏进这一步,竟再也没换过工作。有时候我也问他:“在殡仪馆工作怎么样,刺不刺激啊?”他起初也不适应,告诉我:“心理这关很难过。”为什么呢?他是一名社工,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家属办理敛葬事宜。但中国人讲究人情,看着家属一脸悲伤,小王也总是忍不住劝慰。他就见过一个中年妇女,在殡仪馆不住地哭诉:说他儿子多么多么懂事,学习多么优秀,要不是出了车祸,肯定有大好人生。每每听到这种惨事,小王都不禁感同身受,引领家属走完流程后,他都要进行一番心理疏导。在与家属们的沟通中,他也觉得韶华易逝,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在殡仪馆工作时间久了,小王渐渐悟得一个道理:哪怕你生前再有钱,人死如灯灭,照样什么也留不下来。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时,他才24岁。本应活力四射的年轻小伙,却因为过早接触生死,心理变得十分脆弱。
第二、外界的眼光难以忍受
小王告诉我,他是殡仪馆里最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很少有年轻人,会选择从事这一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外界异样的眼光。在老一辈人的熏陶下,大家都对“生死”比较忌讳。在我的老家东北,甚至不会把“死”字挂在嘴边。用老人的解释说,就是忌讳。而抬棺的、敛葬的,像这种为亡者服务的工作,更因为跟死人打交道,而不被外人待见。虽然这是一种世俗偏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试想一下,如果你找对象,家里人会让你找个在殡仪馆上班的吗?说白了,都嫌晦气。除非像小王一样,有个体贴的岳母,不嫌弃他的工作,他才能娶妻生子,但一般人可就没这么好命了。
第三、胆小的人扛不住
近些年来,一些灵异小说、网剧层出不穷,比较有名的就是《灵魂摆渡系列》。这些灵异类的作品问世,一方面填补了大家对未知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在殡仪馆上班,胆子小的真干不了。小王那时候刚上班,时间是早8晚5。表面看起来挺轻松,但他刚来到单位,人生地不熟,同事吃饭也不想着叫他。有时候就剩他自己一个人,他心里就慌得不行。尤其是冬天,风一吹,整个殡仪馆就显得格外寒冷。有一回,小王睡觉被噩梦惊醒,出了一身冷汗,他终于受不了了。第二天,他就要写辞职信。领导看见后,便安慰他:“刚来的都这样,慢慢就好了。”再加上这个工作虽然不好听,毕竟是个铁饭碗。小王犹豫再三,还是留下了。此后,同事们也经常照顾小王,吃饭喝酒都招呼他。男人么,在一起喝点酒、扯扯淡,感情就上去了。同事相处融洽,也就没那么恐惧了。小王就这么一干,就干了20年。前段时间过年,我还跟小王喝了顿酒。如今的他,已经在殡仪馆小有“地位”了。他还跟我谈笑风生,描述他们单位新来的员工:“一个个都太完蛋,胆子小、心理素质还弱。”语罢,俨然一副过来人的模样。我不禁笑道:“你当初不也这样么?”他也笑了,又跟我碰了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明明是同龄人,但我一和他聊天,却总能感受到看透世事的沧桑感。或许,这就是他当殡仪馆社工那些年,所付出的“代价”吧。如果是你,月薪两万,你愿意去殡仪馆上班吗?欢迎留言分享。(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