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和驱逐舰相距五十海里同时发现对方,谁赢的可能性大?(核潜艇跟驱逐舰谁厉害)

原创 野人  2023-06-18 09:20  阅读 11 次

网友梁老师说事说: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谁的赢面大?驱逐舰呗!这种情况下您别什么潜艇还是核潜艇,有多快跑多快,赶紧溜,如果还不行,直接下潜,能藏多深藏多深。硬杠这基本上就是找死的行为,不推荐。说道这里如果有保持怀疑态度的小伙伴,俺能想象得到,估计还沉浸在战争片里头,潜艇打军舰的画面里头呢?帅气的艇长一关潜望镜:“下一个!”这真要遇到题主说的情况,万般不是这样的。这么说吧,您别管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这家伙攻击别人的时候,胜在一个隐蔽,先把自己个藏起来,然后鬼鬼祟祟的靠上去,找个合适的机会,一发销魂让军舰上天。也就是说核潜艇这就相当于一个刺客,这驱逐舰那是正儿八经的冲入战阵的战士。这如果双方都发现了对方的存在,正面硬杠您感觉那个胜算大?这不就是明摆的事吗?

好,答案有了,咱把这其中的道道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首先咱确定一点,这核潜艇不是说他一准带着核武器,他指的是这潜艇使用的动力系统是核动力,带核武器的那叫战略核潜艇。所以题主说的应该是攻击型核潜艇,咱就以攻击型核潜艇为例把这事说明白了。那么攻击型核潜艇,它一般带着的武器就是鱼雷,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不外乎就这三种,多了也没有。那么他攻击的时候,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深度,最深三十米发起攻击,这要是再深一点的话,他不仅打不出去,指不定就把自己弄残疾了,这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海洋的液体压强带来的麻烦事。那您知道现在的反潜导弹攻击深度是多少吗?新型反潜导弹是一千米。咱就假设双方发现对方之后,随即双方就能开怼吗?完全可以。因为50海里换算一下,这就是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反潜导弹和反舰导弹这都能够到对方,当然前提是目前最为新式的才成,老旧一点的型号打不了这么远。那么潜艇的防御力是为零的,打完之后,结果都不能看,赶紧溜,下潜已经是不赶趟了,你这核潜艇撑死了七百米,人家一千米,拉倒吧,别费那劲了。而现代化的驱逐舰这都是带直升机的,这哥们同样是反潜利器,人家整完个反潜导弹,直升飞机撵着屁股就能跟过去,这都不带停歇的。而且这第一发反潜导弹如果不给力的话,他完全有可能再来第二发,就您这核潜艇,能来第二发吗?这逃跑都没有时间了,还整第二发,老天爷都不给他们留面子了。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你这光顾说潜艇面临的问题,你咋不说说驱逐舰面对反舰导弹咋办?”咋办?凉拌!驱逐舰打生出来的时候,他就要直面被反舰导弹揍的人生,所以人家的各种防御手段还是有的,这要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被你一发销魂了,这驱逐舰也太废柴了吧!人家远了有导弹拦截,远程拦截,中程拦截,这近程不还有近防炮吗?所以驱逐舰是有盾的人家,核潜艇不能和人家比,他要是被扒拉掉伪装,暴露出来这就是个没啥防御力的货色。所以要俺说,这双方一旦发现对方的存在,核潜艇您也别想着什么攻击不攻击了,赶紧的开溜,能潜多深潜多深,能溜多远就溜多远,利用各种海况地形把自己重新的隐藏起来,这才是上策,然后再找机会怼一发导弹还是鱼雷啥的。别整那些个没谱的。如果人家驱逐舰开头顶上,已经开始朝你喊话了,别撑了,浮起来晃小白旗吧!毕竟你的攻击深度是三十米,躲藏起来压根就不会在这么浅的深度,一定比这深,打又打不了,藏又藏不起来,您就说吧,咋整?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网友国平军史说:

因为没有加“战略”两字,通常所说的核潜艇,就是指攻击型核潜艇,是一种以鱼雷、反舰导弹或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由于有核动力装置,因此核潜艇能够长期在水下潜航,而不必象常规潜艇那样需要浮出水面换气,即便是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的常规潜艇,也不可能长期待在水下,所以核潜艇的水下隐蔽性能非常好。潜艇包括核潜艇,正是凭借在水下的隐蔽性能好,在敌水面舰艇经过的航道设伏或潜航隐蔽接敌,出其不意地发起重型鱼雷或反舰导弹攻击,往往对敌水面舰艇造成极大的损伤,这方面潜舰之间二战海战案例特别多,采取此战术潜艇的赢面相对比较大。但是,当水面舰艇发现了水下的潜艇,事实上核潜艇也同样的道理,那么暴露踪迹的潜艇在与水面舰艇对抗时,赢面就大大降低,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了,这方面好莱坞大片《U-571》的演绎就非常精彩。其实,潜艇就是凭借水深、洋域地貌、海洋背景噪音等,使水面舰艇难以探测到其踪迹,才有机会对水面舰艇发动鱼雷、反舰导弹攻击,以取得海战主动权,此时的核潜艇,就对驱逐舰拥有绝对优势。但倘若驱逐舰和核潜艇在相距50海里,同时发现了彼此的存在,就将展开惊心动魄的较量,由于驱逐舰有远程反潜导弹,可即刻发射,核潜艇将凶多吉少。即使驱逐舰上没有反潜导弹,但携有舰载反潜直升机,可以马上起飞快速前出,通过空投声呐浮标,确定核潜艇的具体位置,采用航空反潜手段,投掷反潜鱼雷、反潜深弹,都将对核潜艇造成致命打击,核潜艇将完败驱逐舰。相距50海里,核潜艇无法发射反潜鱼雷予以驱逐舰以重创,只能发射反舰导弹打击驱逐舰,但由于当代驱逐舰基本上都具备区域防空能力,远中近防空导弹都有配备,因为有了充分的装备,防空导弹包括近防炮系统,极有可能拦截住核潜艇发射的潜射反舰导弹。综上,潜艇包括核潜艇,只有在不暴露自身行踪的前提下,利用水深海洋背景噪音等,悄悄地隐蔽接敌,率先发射鱼雷或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发动致命的打击,往往就取得了海战的主动权。但核潜艇一旦暴露了自身目标,双方相距50海里时,核潜艇发射鱼雷射程不够,发射反舰导弹极有可能被驱逐舰上的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系统拦截,核潜艇将处于相当不利的态势。因此,在核潜艇和驱逐舰相距五十海里同时发现对方时,核潜艇已经是毫无胜算,明智的办法就是不和驱逐舰硬扛,而采取大潜深的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尽快逃之夭夭,先保存实力,以图日后有机会再战不迟。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

网友偏颇视角说:

驱逐舰会让核潜艇感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绝望!驱逐舰可以如猫捉老鼠一样把核潜艇玩弄于股掌之间,杀与不杀只是看心情而已!这不是夸张,我们先看50海里有多远?1海里等于1.852公里,50海里大约等于93公里,接近100公里。核潜艇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最大的优势是隐藏自己,在对方没有发现自己的情况下发动攻击。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那就等于丧失了最大优势,注定只能被虐得体无完肤!我们再来看看驱逐舰,这家伙绝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不是单纯的把对手赶跑,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大杀器!现代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承担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任务,还可在登陆、抗登陆作战中担任支援兵力,担任巡逻、警戒、侦察、海上封锁和海上救援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下面开始进入战场:现代攻击性核潜艇来PK现代驱逐舰,看看是如何被驱逐舰完虐致死的。话说‬驱逐舰在这‬近‬百公里‬的‬距离‬发现了核潜艇后,其实‬可以发起的反潜攻击手段有很多。但是‬驱逐舰首先‬的‬手段就是派出反潜直升机攻击。反‬潜直升机直接‬投放声呐定位,然后‬一个火箭助飞鱼雷就可以一发让‬潜艇‬入魂‬。然后‬大海‬里‬穿出‬充满‬绝望的‬四个‬字‬:完犊子啦‬!如果‬是距离‬再‬近一点,驱逐舰‬甚至‬鱼雷都不用了,直接用反潜深弹就能‬让‬潜艇‬沉睡‬海底‬。有人一定‬会说‬,核潜艇发现近百公里外的驱逐舰时,也可以‬发射‬鱼雷‬和‬潜射‬反舰导弹‬来‬打击‬驱逐舰‬。抱歉‬啦‬!心有余‬而力不足‬下‬之能有‬绝望‬。因为‬发射‬两者‬都会有‬限制,‬潜射反舰导弹虽然‬射程很远,性能也很‬先进,但是需要‬核潜艇上浮到30米左右,发射时的航速不能超过5~6节,海浪不能超过5级,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射安全,影响导弹命中精度。关键‬在‬数十公里外发起‬的反舰攻击时,还‬需要预警机、侦察机、卫星等平台提供指示引导。你这‬单枪匹马‬的‬潜艇‬没有‬外援‬根本‬做不到‬,所以此路不通。那‬还剩下‬鱼雷能不能‬攻击‬驱逐舰?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需要靠近驱逐舰。而因为‬目前常见的重型鱼雷射程大多在‬5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核潜艇马力全开‬至少也‬要1小时‬才能‬靠近到驱逐舰50公里左右‬的距离,然后‬才能发起攻击。而且‬‬鱼雷‬发射‬后‬也要‬四五十‬分钟‬左右才能‬打到‬驱逐舰‬。而且‬在‬四五十‬公里‬远的‬距离使用‬鱼雷攻击的‬非常低效,要想高效攻击驱逐舰,核潜艇最好逼近到驱逐舰十多公里范围内。一艘在90多公里外就已经发现‬核潜艇‬的驱逐舰,核潜艇的‬任何‬动作‬在‬驱逐舰‬眼里‬都是如同‬皇帝‬的‬新装‬。‬驱逐舰‬不会‬给潜艇‬任何‬靠近‬打击‬的‬机会‬‬,更不要‬说‬逼近‬在‬10多公里范围内‬。‬驱逐舰上的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组成‬的‬满汉全席‬早就‬让‬核潜艇‬吃得‬爆裂‬了‬!其实‬鱼类雷‬在‬水下‬的‬速度‬并不是‬太快‬,即便是美国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650mm发射管也仅仅发射这种533mm的鱼雷,有效射程也只有50公里左右,时速‬为‬75公里/小时‬。前‬苏联65型鱼雷虽然有着更大的射程,但也仅仅可以达到100公里的射程。但是‬65型鱼雷的水下行驶速度仅仅有56公里/小时,100公里的射程得走上快2个小时的时间,这个对于‬驱逐舰‬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因为‬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防御‬。而且‬两者‬在作战辛苦心理‬上也‬完全‬不同‬,即便是一艘驱逐舰被鱼雷拦腰打断,那么上面的人员还是有一部分生还概率的。但如果给潜艇挨‬了那么‬一下,潜艇就得‬全部‬报销‬了。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潜艇‬单独‬遭遇‬驱逐舰‬发现‬后‬都是‬能跑‬则‬跑绝无还手‬之力‬,跑不掉‬只能‬举着‬白旗‬往‬上‬浮‬,嘴里‬高呼‬:大哥‬,只要‬你‬别杀我‬,什么‬我都‬从了‬你‬!

网友皇家橡树1972说:

俄罗斯海军“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是目前还在服役的专业反潜驱逐舰,总体反潜作战能力要高于美军的“伯克级”驱逐舰,冷战期间也只有美军的“斯普鲁恩斯级”可以和它相提并论,舰艏两座4联装SS-N-14反潜导弹非常强大!舰舷两侧还各有四联装533㎜口径的远程反潜鱼雷、双直升机机库可以搭载两架“卡27”反潜直升机…这样的反潜能力在目前世界专业反潜舰这个舰种当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但是,“无畏级”大型反潜舰要是单舰在50海里外与核潜艇同时发现对方这种情况下,“无畏级”可能要处于下风,而且“单舰反潜”更是比较危险的! 美军“海狼级核潜艇”吉米.卡特号,是目前最先进的核潜艇之一,装备的各种武器也都是最先进的。为什么说50海里外反潜舰与核潜艇对抗处在劣势当中呢?原因就是现代海军进入到“导弹化时代”之后,潜艇也装备了各种反舰导弹,并且射程较远,目前比较先进的潜射反舰导弹射程通常都在200公里左右(100多海里),在50海里的距离打击“反潜舰”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现有的反潜武器射程却没有那么远,“无畏级”的SS-N-14反潜导弹连同鱼雷都射程才55公里、美军的“阿斯洛克”导弹射程22公里,上面的鱼雷射程最多10公里!并且发射它们要更近的距离才行,最好是距离敌潜艇20公里处发射,这样导弹的射程有余量更能击中潜艇。“无畏级”的四联533口径反潜/反舰鱼雷,目前世界上反潜鱼雷有:324㎜的轻型反潜鱼雷和533㎜的重型反潜鱼雷。不过这两种鱼雷都射程都在10~30公里之间根本打不到50海里外的潜艇!既然是反潜舰上的武器打不到潜艇,只能使用反潜直升机去反潜,反潜直升机在空中机动灵活,而且直升机上也有较大直径的声呐和声呐浮标,对于搜潜很有利!直升机上的轻型反潜鱼雷和反潜深水炸弹也是反潜的利器,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潜艇是最怕反潜机的!但是到了1990年代末期随着科技的进步,直升机反潜也变得不安全了!这是由于潜艇可以发射对空导弹了,图片上是德国研制的“独眼巨人”潜艇防空导弹,采用光纤制导,也就是潜艇根据雷达或者其它光电跟踪设备发现反潜直升机后→从鱼雷发射管将导弹发射出去,导弹头部有光电探测/跟踪摄像头可以拍摄景像→通过弹尾部的光纤传输到潜艇内部有控制台的显示屏上面,操作员根据摄像头发现的目标操纵导弹去拦截反潜直升机。德国212型常规潜艇和“独眼巨人”导弹暨控制台。“独眼巨人”这类的防空导弹出现之后,反潜直升机进行反潜就变得很危险了,因为它本身飞行速度只是相对于潜艇的航速快,但它与导弹的速度相比太慢了,如果将来科技再进步“光纤制导”导弹的射程要是超过了15~20公里(现在最多10公里)反潜直升机就变得更危险了!到那时反潜直升机也只能是对水面航行的潜艇有优势,因为可以发射小型反舰导弹。美军“海鹰反潜直升机”发射挪威制造的“企鹅”轻型反舰导弹。总之,在50海里的距离驱逐舰与潜艇对抗要小心翼翼!弄不好就会让潜艇给击沉了,现在对于反潜这个科目都采用的“双舰双机”联合反潜!一组搜索、一组攻击让潜艇首尾难顾!而且“舰机”还要在30公里的距离,这样才能发挥出反潜装备的优势。“独眼巨人”导弹攻击:战舰、反潜直升机、陆上目标示意图。如果是单舰在50海里发现潜艇,要看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利,如果是潜艇在水面航行完全可以使用反舰导弹+直升机中继将潜艇击沉,如果潜艇处在潜望镜状态,甚至是潜航状态则采取放飞直升机跟踪方式,是否需要打击潜艇要见机行事!不能不惧危险的去紧跟潜艇,否则吃亏的很可能是自己。

网友军机图说:

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究竟哪边胜算更大。50海里大约相当于92.6公里,这个距离上潜艇在攻击方面处于劣势(目前的重型反舰鱼雷射程普遍在50公里左右,而潜射反舰导弹在使用上限制很多,因此潜艇难以在这一距离上对驱逐舰发起攻击),而驱逐舰则可以使用反潜导弹或反潜直升机对潜艇进行攻击。但考虑到反潜导弹和反潜直升机只能搭载轻型鱼雷,对于核潜艇来说可能杀伤效果较差,驱逐舰的优势也不算太明显。相比之下,潜艇在防御方面优势比较显著。潜艇相比于水面作战舰船本来就更注重声学方面的隐身能力,而深海环境中复杂的水声条件又能为潜艇提供天然的保护。现代驱逐舰虽然普遍配有由分布式作战指挥系统控制的数字化声呐,可以说性能上已经极其灵敏,但仍然无法完全克服水声条件对声呐工作的干扰。而对于驱逐舰反潜更加不利的因素在于,用于反潜直升机或反潜导弹的轻型鱼雷属于声自导鱼雷,在攻击潜艇时同样很依赖潜艇的声学信号,这会降低驱逐舰反潜作战的效能。应该说,50海里的距离无论对于驱逐舰反潜还是核潜艇反舰来说都比较偏远,这个距离上很难发挥驱逐舰和潜艇的火力能力,基本只能实现对对方目标的持续探测和跟踪,所以也很难说哪一边的胜算更大了。另外,相比于广袤的海洋,驱逐舰和潜艇都过于渺小,因此在跟踪过程中跟丢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这个因素可以说进一步“拉平”了双方的优势。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179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