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安庆绪为什么要杀了安禄山)

原创 野人  2023-07-03 10:10  阅读 14 次

网友我是越关说:

安史之乱非常有意思,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重要的领导人都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而且两人的儿子杀死他们的主要原因都不是为了皇位,安庆绪杀死安禄山甚至可以说是半推半就。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由于唐朝经历了多年的太平盛世,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见过刀兵,听说安禄山起兵叛乱后纷纷投降或者弃城而逃。唐玄宗李隆基听闻安禄山造反后,迅速组织了一批市井子弟进行抵抗,但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安禄山的对手,所以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便攻克了洛阳。第二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称帝时,由于长年好酒及色,所以导致身体肥胖,行动非常不方便,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别人伺候。更严重的是他当时患上了重病,背部长满了毒疮,眼睛也逐渐的看不清东西。在那个医疗落后的年代,安禄山整天被病痛折磨,痛苦不堪,因此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对周围的人经常是非打即骂。甚至对自己的谋主严庄、贴身的宦官李猪儿也是如此。安禄山起兵时,由于其长子安庆宗在长安城被李隆基处死,所以安禄山准备册立其他的继承人。当时摆在安禄山面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原配妻子的二儿子,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安庆绪,他为人软弱,而且做事毫无主见,思想也非常混乱。另一个是小儿子安庆恩,他是安禄山第二任妻子段氏的儿子,段氏美艳,深得安禄山欢心,所以爱屋及乌,安禄山准备册立段氏的儿子安庆恩为继承人。严庄当时对安禄山已经非常不满,所以策划事件准备杀死他。看清楚形势后,严庄找到了安庆绪,说明了利害关系后,安庆绪同意了杀死安禄山。说通了安庆绪后,严庄又找到了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李猪儿是契丹人,十几岁的时候就做了安禄山的亲兵,安禄山非常信任李猪儿,所以为了让他贴身伺候自己,一刀阉了李猪儿。这次事件让李猪儿流血数升,差一点死掉,因此李猪儿对安禄山早已心生不满,加上最近安禄山对自己非打即骂,所以严庄找到李猪儿时,李猪儿欣然同意。三人密谋好后,在安禄山称帝后的第二年正月初五[一说正月初一]闯入安禄山的寝宫。安庆绪在宫外把风,严庄和李猪儿进入宫帐,李猪儿抽刀砍死了安禄山。由于安禄山双目失明,他也只知道是家贼杀死了自己,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安庆绪继位后,由于能力不足,权力落入严庄手中。安庆绪从此成为了严庄手中的摆设。后来安禄山的叛军离心离德,唐军顺势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严庄见势不妙,立刻投降了唐军,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安庆绪。再后来,史思明以大逆不孝为名,代安禄山处死安庆绪。当然史思明后来也走了安禄山的老路,因为宠爱幼子,所以想杀死实权在握的长子史朝义。最终史朝义心生不满,率先出手杀死了史思明。史思明去世后,叛军气势衰竭,公元763年,史朝义在穷途末路中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网友林长风说:

安庆绪杀死自己老爸安禄山,其实并不是他主动所为,而是在中书侍郎严庄的怂恿下,半推半就的答应了此事而已。要说安庆绪是为了帝位,也无不可,但他弑父的最大的原因,大半是出于自保。安禄山有十个儿子,但其中是他原配夫人康氏所生的就两个,长子叫安庆宗,次子就是安庆绪。公元755年底,安禄山以奉皇帝之命讨伐杨国忠为幌子,在范阳正式发动叛乱,开始了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但此时,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正在长安为人质,所以转过年来,唐玄宗就将其处死了。这样,安庆绪就成了唯一的嫡子,而且还是长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原则,安庆绪是铁定的伪燕的皇位继承人。安庆绪善于骑马射箭,得到安禄山的偏爱。还不满二十岁,就获得鸿胪卿官衔,兼任广阳太守。但是,安庆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说话经常颠三倒四,词不达意。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但是在战争时期,就成了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不擅长表达的人往往难以服众,尤其是率领数以百万计的叛军,很难树立起个人的威望。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安禄山在晚年时开始考虑其他人选,毕竟除了这两个嫡子外,他还有八个庶子。这些庶子当中,安禄山最喜欢的是安庆恩,这倒不是因为这个安庆恩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他是安禄山最宠爱的小妾段氏所生。段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夜夜在安禄山耳边吹枕边风,希望他能斥逐安庆绪,并且早日册立安庆恩。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禄山虽然只能算是枭雄,但也受不住段氏的蛊惑,开始逐渐冷落安庆绪,有事没事的找茬训斥他,这让安庆绪十分害怕。要知道古代的储位之争,那可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就算安庆绪不留恋权力,主动退出储位争夺,只怕安禄山和段氏也绝不会放过他,必定要杀之以绝后患。

禄山嬖妾段氏,生子庆恩,欲以代庆绪为后。庆绪常惧死,不知所出。——《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

就在这个时候,中书侍郎严庄找到了安庆绪,一番陈述利害之后,提出了杀安禄山,立安庆绪为帝的思路。安庆绪正走投无路,听到严庄这样说,正中下怀,于是半推半就的说道,“兄有所为,敢不敬从。”那么,严庄又是为什么要杀安禄山呢?当然,严庄并不是为了安庆绪考虑,而是为了自己考虑,准确的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在这一点上,和安庆绪颇有类似之处。严庄是安禄山手下的头号军师,是安禄山少数几个可以托付机密要事的人之一。安禄山起兵造反前的几个月,只有两大谋主严庄、高尚,以及大将阿史那承庆三人知道,可见其地位之高。安禄山建立伪燕称帝之后,封御史大夫,后迁中书侍郎。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由于尚书省逐渐被架空,所以中书省在玄宗朝时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部门。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叫做中书令,此职一般不设,所以二把手中书侍郎就是实际上的长官,是宰相之中地位最高的。安禄山给严庄这个位子坐,可见对他还是非常器重的。但是,安禄山因为长年耽于酒色,加之身体肥胖,到晚年时全身长满了块状毒疮,以致于“眼渐昏,至是不见物。”身体上的疼痛,自然导致了安禄山的脾气更加暴躁。再者,原本十分顺利的“造反”事业也遇到了阻碍。本来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起兵当年便攻破了东都洛阳,次年六月又攻陷京师长安,唐玄宗被迫逃往成都,半路上部队哗变,杀死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但是“两京”沦陷后,叛军的势头受到了遏制,多处作战不利,安禄山自然而然的将气撒到了各位谋士身上,其中严庄挨的最近,自然被处罚的最狠,严庄肯定有气啊,当初他跟随安禄山造反,全族的人都被唐地方官杀了,如今又被安禄山当成了出气筒,于是心生反意。

(安禄山)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日夜谋之。——《旧唐书》

所以,严庄和安庆绪两人一拍即合,决心除掉安禄山,但是严庄是个文人,安庆绪胆子又小,所以还需要一个动手的人。两人想来想去,想到了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李猪儿本是契丹人,十来岁的时候就服侍安禄山,非常聪明,深受安禄山的喜爱。后来李猪儿渐渐长大,安禄山大概觉得一个男人老跟着自己进出后院,不太放心,于是就亲自下手阉割了李猪儿。大概是安禄山干这种事没什么经验,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一刀下去,血射出数升,李猪儿几乎当场死掉。安禄山于是将炉灰涂抹在他伤口上止血。没想到,这个方法竟然管用,李猪儿大难不死,成了安禄山身边的贴身宦官。无缘无故被阉割,李猪儿肯定对安禄山心怀怨恨,但他隐忍不发,反而将安禄山伺候的舒舒服服。由于安禄山很胖,肚子很大,所以每次穿衣系带的时候,都要三四个人帮助,其中两人抬起肚子,李猪儿则用头顶起来,然后再系腰带。当年唐玄宗赐安禄山华清池洗浴的时候,就是李猪儿跟着进去伺候安禄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尽管李猪儿伺候得如此小心,但安禄山却将他视为猪狗不如,动辄打骂羞辱,李猪儿心中怨恨更深。所以,当安庆绪和严庄找到李猪儿时,说“你服侍皇上时所犯的罪行可以数清吗?不做大事,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了!”李猪儿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757年正月,安庆绪、严庄率军闯入宫中,并指使李猪儿用大刀砍击安禄山的腹部,安禄山受伤惊起,慌忙摸索身边的佩刀,结果发现早已被人拿走。紧接着,李猪儿又奋力砍击安禄山数刀,安禄山临死前摇着帐幔大喊道:“必家贼也!”最终安禄山肚破肠流,流血数斗而死,终年55岁。安禄山死后,严庄立安庆绪为帝,但是严庄不让他跟外人见面,自己独揽大权。但无论是他,还是安庆绪,其威望和能力都不足以与安禄山相比,结果叛军节节失利,最终败北。

最后说说“造反三人组”的下场:

李猪儿在杀了安禄山之后,再无任何记载,大概率是被严庄杀了灭口了。严庄后来以当众颁发免死铁券为条件,投降了唐朝,被封为司农卿,从三品的官位。但后来因事被牵连下狱,被贬为难江县尉,最后不知所终。安庆绪后来被困相州,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率军相救,安庆绪去见史思明,叩头称臣说:“我不能担当重任,丢失了长安洛阳,又陷入重重包围,没想到燕王(史思明)还能看在我父亲的面上,率领部队远道而来援救。”史思明说:“丢失长安洛阳,打仗失利,那又算得了什么?你作为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取王位,难道不是大逆不孝吗?我替你父亲来惩罚你这个奸贼。”说罢就把安庆绪拉出去,连同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都绞死了。不过史思明的下场也不好,最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网友一半秋色说:

是的!还有比皇位更吸引人的诱惑吗?

安禄山被刺杀那个夜晚,恰好是他五十四岁生日,臣子为了讨好他,轮流向他敬酒,特别二儿子安庆绪和军师严庄,今天表现的格外殷勤,频频向他敬酒,喝着喝着就喝大发了!安庆绪、严庄和太监李猪儿,三人合力才将大胖子安禄山扶到了龙床上。这个安禄山实在太胖了,足足有三百多斤,他是糖尿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出现了视力丧失和皮肤溃烂的并发症。今天,借助于酒精,安禄山睡得很早很踏实,不一会儿已经鼾声如雷,浑然不知马上临近的危险。安庆绪向李猪儿递了个眼色,悄悄把一把锋刃递给李猪儿,就和严庄出去了,他俩悄悄躲在门口,透过门缝观察着寝宫一举一动。李猪儿作为安禄山贴身太监,夜晚服侍安禄山是他的分内职责。李猪儿悄悄走进安禄山龙塌边,喊了声“皇上。”见安禄山全无反应,知道已然熟睡。李猪儿拿起暗藏手里的匕首,瞅准安禄山的心脏部位就是一刀,安禄山吃痛,竟然一屁股做起,大喊“来人啊,家贼作乱了!”慌乱中到处乱摸挂在墙上的宝刀,可他毕竟是个盲人,一时竟找寻不到。李猪儿照他胸口部位,又连刺十几刀,安禄山这坨硕大身躯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地,死前尚不知道是谁杀了他,只猜测是个内臣。这时候,躲在寝宫门口的安庆绪和严庄,见大事已成,迅速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铁锹,就地掩埋尸体,三人忙活着几个钟头!

安庆绪、严庄和李猪儿,一个是安禄山亲儿子,一个是宠臣,一个是近侍,三个都是安禄山最信任的最不设防的人,究竟是何原因,他仨人站在统一条战线上,非要置安禄山于死地呢!

先说李猪儿。李猪儿十岁就跟着安禄山了,是个贴身小跟班,他聪明机灵,勤快懂事,安禄山很喜欢他。但随着李猪儿长大,身材越来越挺拔,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这让安禄山很不放心。他担心李猪儿与自己妻妾私通,给自己戴绿帽子;另一方面还想让李猪儿继续服侍自己。于是,安禄山把李猪儿绑在柱子上,亲自操刀,一刀割掉了雄性器官。安禄山阉割技术很不专业,当时那个年代又没有消毒措施,李猪儿血流不止,杀猪似的嚎叫,差一点死掉了!李猪儿怀恨在心,但迫于安禄山的威势,敢怒不敢言。他忍气吞声的服侍着安禄山,转眼间过去了二十年。再说严庄。严庄是安禄山的军师,是他的心腹权臣。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前,严庄是少数知晓机密的大臣之一,他积极帮助安禄山筹备粮草,训练兵马。那时候,下层军士以为只是征讨契丹,根本不知道是要叛唐。叛军一开始攻城略地,进展很顺利。随着唐军缓过劲来,郭子兴、李光弼等大将逐步收复失地,叛军陷入了人民斗争汪洋大海之中。安禄山为此焦躁不安,他身患重度糖尿病,视力逐渐失明,于是情绪更为暴躁,经常毒打下属。严庄就是受害者之一,为此怀恨在心,意图另谋新主。最后说安庆绪。安庆绪是安禄山第二个儿子,骑马射箭是一把好手,但是性格懦弱,语言表达能力弱,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是士气,会忽悠的大将,只需几句煽动人心的话,就能让士兵嗷嗷不要命的往前冲。而这方面恰恰是安庆绪的弱项。安禄山后期极为宠幸段夫人,对其言听计从,段夫人担心以后安庆绪继位,自己和儿子安庆恩遭受迫害,于是天天在安禄山面前吹枕边风,要他立安庆恩为太子。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安庆绪的耳朵里了,他时刻担心太子之位朝不保夕!李猪儿、严庄和安庆绪就有了一致的行动目标,只有除掉安禄山,李猪儿才能报一刀报仇,严庄才能更好生活,安庆绪才能当上皇帝。就这样,三人站在了同一条贼船上。严庄是教唆犯,李猪儿是主犯,安庆绪是主谋,就这样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网友覃仕勇说史说:

答:安庆绪之所以杀安禄山,主要原因当然是冲着帝位去的了。另外,处在他那个位置,除了帝位的巨大诱惑,还有一部分身不由己。因为,安禄山后期宠幸小老婆段夫人,基本对其千依百顺。段夫人生有儿子安庆恩。安禄山既然对自己计听言从,段夫人又不是傻人,她当然希望继承安禄山帝位的是自己的骨肉安庆恩喽。所以,她不断在安禄山耳边吹枕头风,要他立安庆恩为太子。安庆绪自己长得又不帅,能力又不出众,语言表达能力又差。他仅有的优势,不过年纪比安庆恩大,母亲康氏是安禄山的元配妻子,仅此而已。既然安庆恩加入了帝位继承人的竞逐之列,那他的存在岂不就是安庆恩的最大威胁了?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那么,当安庆绪手上尚有竞逐的资本,就不能退出,一旦退出,很可能到时候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为了占据主动,他必须抢先出手,让老爸安禄山死。安庆绪的最大支持者是严庄。严庄是安禄山的第一谋士,在安禄山鞍前马后出谋划策,功劳巨大。但是,安禄山自在洛阳称帝后,身患重病,视力逐渐失明,情绪暴躁,经常虐待臣下。由于严庄靠得安禄山最近,则所受的伤害最重,对安禄山愤恨不已,一天到晚鼓动安庆绪把这老头子剁了。那么,谋杀安禄山的行动,就由他一手策划。严庄和安庆绪的意见是统一的:必须尽快让安禄山停止呼吸。但他俩都不敢得亲自动手。为此,严庄找到了李猪儿。李猪儿原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小跟班,对安禄山很忠诚。但安禄山为了让他死心塌地跟随自己,竟然愚不可及地切除掉了李猪儿的命根。安禄山以为,自己这是挥慧剑、斩凡根,替李猪儿清除掉人间的烦恼根。而自己也可以放心让李猪儿自由进入自己的内室,完全摒除掉其自己妻妾有染的可能,再无后顾之忧。但是,他这一刀下去,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当严庄和安庆绪找到李猪儿,提供给了他亲手报仇的机会,没有一丝丝犹豫,没有一丝丝顾虑,李猪儿欢呼着答应了。最终,烂醉如泥,且双目失明的安禄山,就稀里糊涂地死在了李猪儿的刀下。

网友七追风说:

安庆绪就是个典型的“坑爹货”,顺道也坑死了自己。

(影视剧里的安禄山)安禄山造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当时并非“民不聊生”。唐玄宗虽然有点坑,一心想着当甩手掌柜,但还没到昏庸无道的地步。当时的大唐天下,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大多数的老百姓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安禄山能闹起来,主要还是干了多年的三镇节度使,培养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安禄山造反如果想成功,稳定这支军队是基础。这一点,安庆绪可能完全没想到。到安禄山称帝的时候,其实唐军已经基本缓过来劲儿,李光弼和郭子仪已经越打越顺利了。此时的安禄山,心烦意乱,开始变得极其暴躁。安庆绪这个儿子,打仗也许还行,情商谋略方面还不如他爹呢。


安庆绪杀安禄山是不是因为想当皇帝?应该是。不过这不是他自己想出来了,而是被别人怂恿的。

(影视剧里的安庆绪)严庄,安禄山的军师,最初非常受重用。不过随着战事进展不顺利,安禄山脾气暴躁,有时候动手打严庄。于是,严庄受不了了,找到傻乎乎的安庆绪,一顿忽悠,让安庆绪觉得该杀了自己亲爹,这样就能当皇帝了!于是,在严庄的安排下,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打配合,直接把安禄山宰了。干掉亲爹之后,安庆绪当上皇帝没有呢?当上了,不过是个废物皇帝。他本身性格内向,和他爹不一样,资历不够,控制不了下属将领。于是,大权成功被严庄掌握了。


关键是,这个大忽悠严庄,水平也不咋地,安庆绪就连个傀儡皇帝都坐不安稳,一路跑,身边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更惨的是,半路还听说严庄投降了……

安庆绪会怎么想?大忽悠严庄当初多么义正言辞,这下好了,干掉了安禄山,叛军彻底失去了主心骨,等死吧,安庆绪应该会很后悔杀掉亲爹吧。(影视剧里的史思明)后来安庆绪被围相州城,又被史思明结结实实的坑了一把。史思明杀安庆绪的时候说:“丢掉长安洛阳,被围这么长时间,不算什么。但是,你杀了自己亲爹夺取王位,大逆不道!我来替你爹惩罚你这个奸贼!”于是,安庆绪卒。


估计安庆绪临死前一定想:严庄你个坑货,让我也变成了坑爹儿子,你不得好死!严庄表示:呵呵。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187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