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史海烂柯人说:
曹操是爱许褚的,许褚也是爱曹操的。尽管这很肉麻,但却是事实。曹操曾评价许褚:“此吾樊哙也!”而在曹操去世后,许褚也曾悲恸到吐血。纵观曹营,包括曹操的几个儿子在内,都难找出另一个像许褚这样忠心不二的人来。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许褚投靠了曹操,并在第二年征讨张秀的战争中担任先锋,斩首万余人。自此,这位虎痴便开始发迹,深得曹操赏识。在建安四年时,曹操险些遭徐他谋害,侍奉许褚出现,吓得叛徒神色慌张,暴露了意图,从而救了曹操一命。此后,曹操并再也离不开许褚,让他负责自己的警卫工作。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曹操征讨韩遂时,曾携带许褚与韩遂、马超面谈。当时,马超曾有心对曹操不利,但忌惮于许褚的勇猛,还是未敢轻举妄动。此事在《三国志》中亦有记载:
马超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陈寿:《三国志》
许褚之勇,乃是尽人皆知的。除了《三国演义》中裸衣战马超的情节外,这位勇冠三军的将领,早年间便显露了自己超凡的勇力。东汉末年流寇猖獗,许褚曾组织当地壮丁和宗族子弟与之对抗。有一次流寇前来劫掠,在争夺耕牛时,许褚竟当众扯着牛尾拖行了近百步,惊得对方不敢造次,慌忙败走。史家对许褚的描述为“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加之许褚忠义无双,对曹操颇为忠心,故而曹氏父子对其都很敬重。曹操在建安九年时,便已封许褚为关内侯;曹操死后,许褚被曹丕重用,升为武卫将军,封万岁亭侯,总督中军禁兵,专门负责宫中安全,;在曹叡即位后,尽管许褚老迈,仍继续接受封赏,被封牟乡侯,去世赐谥“壮侯”。在后汉三国时期的武将中,许褚是少数得以善终之人。他之所以能善终,包括后期很少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主要是因为曹操不再亲征后,负责高层领导戍卫的许褚,便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这才给人了一种许褚“消失”的错觉。
网友国风1974说:
你好,我是国风猛将许褚不是在曹操死后就销声匿迹了,而是在汉中之战护粮被张飞一矛刺下马,属下将其救回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阵,对战过什么人!个人觉得,虽然许褚在于张飞之战时仅仅受伤捡回一条命,但也是着实被张飞重创,受了很深的伤,即使好了也失去了上马杀伐的能力,只好退居二线了。樊城之战的关羽,只是受了小小的箭伤,每每举动都少力,居然能被二流的庞德徐晃拿捏,可见是受过伤的身体,即使好了,也是元气大伤。很难以恢复以前的状态了。特别是动用重兵器的力将,马上征战全靠力气,一旦力量不济,战场厮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很不幸,关羽和许褚都是用刀的力将。所以受伤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难以战场上对垒厮杀!许褚虽然不能在战场厮杀了,但曹操还是没有薄待他。依然让他担任护卫之职,毕竟这个职位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平时仅仅是个摆设而已,用不着真正出力!许褚干过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曹丕继位之后,令其带领虎卫军3000收临淄侯曹植。许褚斩了守门之将,入临淄擒了曹植。文官都能干的事儿!然后历史上再也没有许褚的出面记录了!然后也就在这期间,许褚就这样碌碌无名的去世了。他的儿子许仪世袭了爵位。后来钟会伐蜀时,为先锋官。因为没有铺平道被钟会杀死以立威。这里再次提到了许仪的父亲许褚。也是许褚的名头在三国这本书里面最后一次露面!
网友夏目历史君说:
其实曹操死后,许褚仍然活了很长时间,甚至熬过了曹丕,直到曹叡时期才去世。他之所以销声匿迹了,是因为后期曹操死后,他已无重要事迹,也就没有记载了。许褚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当许褚刚来投靠他的时候,曹操就认定他是自己的“樊哙”。典韦战死后,许褚是曹操最重要的贴身保镖。之后他跟随曹操征张绣立下大功,在官渡时又消灭了要刺杀曹操的徐他等人,破袁绍时他也有突出表现。最风光的要数在曹操讨韩遂、马超之时,他于渭水救出曹操,之后又吓的有吕布之勇的马超不敢轻易出手,因此得到“虎痴”之称。裸衣战马超在正史是不存在的,因为马超看到许褚气势汹汹,没敢轻举妄动。但把马超这种级别的人吓得不敢动手,也够吹一辈子了。在曹操死后,许褚只是不再在外征战了。他被曹丕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仍然被相当器重。曹叡对许褚的恩典其实更甚,甚至恩及其子,赐其子为关内侯。在许褚死后,曹叡更是为其难过了好几天。只不过曹操喜欢自己出去四处征战,许褚作为曹家的贴身护卫,自然跟着他南征北战,因为能力出众,当然也是出了不少风头。但从曹丕开始,就不同了。自曹丕开始曹家就是帝王了,多数时间曹丕、曹叡都是呆在宫中,没有、也不可能像曹操那样出去征战了,作为他们的贴身护卫,自然也就在宫中守卫他们的安全了。更何况许褚被曹丕封为了宫中禁军统领,就是守卫皇宫的,这也让他彻底不能离开宫中,再回到战场上表现自己了。也正因为此,他的传奇故事在曹操时期就结束了。曹操死后,他开始默默无闻为曹家奉献,守卫着曹丕、曹叡的安全。他在曹操死后的作用就如同刘备手下白毦兵统领陈到一样,虽工作不出彩,但及其重要。
网友漩涡鸣人yy说:
很简单,在这之前大家一直在讨论赵云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真本事的时候,很多怀疑的原因是从哪里来的,就是长坂坡之战以后,赵云手底下骑兵全部损失殆尽以后就成了刘备的保镖赵云没有单独领兵出去的机会,大家一直就死逮着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以后,自己手底下军队全部损失殆尽以后没有办法独自领兵,就说赵云没有本事,许褚也是一样。曹操挑选自己军队里面虎背熊腰,而且身体强壮的人作为自己的亲卫队,选择亲卫队里面最强壮的两个人作为他的侍卫长,一个是典韦,还有一个就是许褚。说白了,许褚和典韦就是曹操的两个保镖,如果不是宛城之战,曹操差一点点死在宛城里面典韦不会出名,如果不是马超差一点点快要杀了曹操,许褚战出来,许褚也不会在历史上面留平名!这实际上就是这些保镖的无奈呀!作为一个将军,要想青史留名,要么被别人给宰了,要么就是能够单独带领一支军队,打一个胜仗,这样才能够青史留名!许褚在历史上面活的很长时间,一直活到曹操的孙子曹睿继承皇位!并且许褚一直掌管着曹魏政权,皇宫里面的禁卫军,其性质相当于赵云在蜀国的地位,你作为一个近卫军的长官,你一直都是要保护皇帝的安全,除非皇帝出去遇驾亲征了,但是字《三国演义》到了末期以后,基本上就很少出现这个情况,所以说,许褚再后来越来越不出名,原因就在于此,一直就待在皇宫深院里面,(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负责曹氏子弟的安全,他有没有办法出去打一仗证明自己,毕竟自己职责在那里摆着的。也就是为什么赵云当初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打破脑袋,甚至已死相逼也要逼着诸葛亮让他担任先锋。为什么赵云一身戎马生涯就差打几次干净利落的大涨了,更何况这一次能够指挥自己最擅长指挥的骑兵战呢?当时赵云率领的骑兵可是连曹操的虎豹骑都要刮目相看的,徐庶使用赵云的骑兵在新野,可以说多次给曹操有力的打击,可惜啊!《三国演义》上面人格魅力值达到99%的白马将军,难以逃脱这些夸夸其谈的历史学家的质疑和诽谤啊!
网友石头说历史说:
许褚和典韦是曹操的两个贴身护卫,武艺高强,对曹操忠心耿耿。典韦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护曹操,早早就战死了。之后,许褚就成了曹操唯一的护卫。而曹操死后,许褚继续护卫曹丕和曹叡,再没有随军出征的记载,所以就显得“销声匿迹”了。许褚身长八尺有余,腰大十围,长相颇有杀气,勇力绝人,人称虎痴。曾单手拽着牛尾巴将耕牛拖行百步之远,大气不喘一口。归顺曹操后,曹操称其为“吾之樊哙”。征讨马超韩遂时,曹操在渭水大败,乘船逃命。幸亏有许褚护驾,将抢夺船只的人全部砍杀,曹操才得以幸免。之后曹操与马超、韩遂两人单马会语,只带许褚一人防身。期间马超想趁机突击曹操,却忌惮许褚之勇。于是问曹操,虎侯安在否?曹操回头单指许褚,许褚怒视马超。马超大惊失色,未敢行动。于是人们皆称许褚为虎侯。这段故事被《三国演义》改编为“许褚裸衣斗马超”。汉中之败后,曹操再未出征,许褚领宿中军护卫曹操寝宫。有次曹仁从荆州朝见曹操,想直接到殿内。许褚拦下曹仁说,大王马上要出来了,将军请在殿外等候。曹仁由此深恨许褚。有的人说许褚太死板,曹仁是曹操的宗族。许褚说,曹仁是宗族不假,但他是外藩之臣,而我负责大王内卫,他有啥事情非得和大王单独说,当着众人面说不行么?其忠心可见一斑。曹操知道后,愈加喜爱许褚。曹操死后,许褚伤心欲绝,泣血而哭。出于对许褚的信任,曹丕、曹叡继续任命许褚统领宿卫禁军,保卫曹魏皇室。许褚在曹叡时期去世。许褚统领下的禁军都是武艺高强的剑客,他们在随曹操出征时,许多人立下战功,被封侯者数十人,将军、校尉者百余人。而司马懿专权后,架空了曹魏,许褚带出来的兵都受到了牵连。而许褚的儿子许仪,随钟会伐蜀,被钟会所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