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农村的朋友!童年的时候有几个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情?(小时候偷鸡摸狗)

原创 野人  2023-07-02 09:10  阅读 13 次

网友师者SZ说:

童年是一首欢快的诗,它有“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的天真;也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顽皮。童年又是一首忧郁的诗,它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萌呆,也有那些“偷瓜摸枣”“撒尿和泥”的尴尬和不堪。八十年代,农村儿童的生活还是相当单调乏味的,所以才会有“夜深篱落一灯明”的夜捉促织的场面,除了“捉迷藏”、“过家家”、“丢手巾”这些保留节目,男孩子当然免不了去玩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最多的就是到田里偷些红薯、玉米 ,然后架起火烤着吃,吃的满嘴满手都黑漆漆的。其实无论是摘别人家的几个瓜果梨枣,还是“偷”些玉米红薯,都只是一种单纯的小儿游戏,完全不同于现在小孩子偷盗同学小刀橡皮的行为,家长也千万不要有孔乙己那种“盗书非偷书”的歪理思想。一定要加以重视。时代不同,物是人非,很多东西都只能作为回忆被封存,唯一可以留下来的就是父母疼爱孩子的一颗心,但愿这颗心不会被世风侵袭,不被功利污染,让我们都能给孩子们一个清明世界,与良善相依,与阳光做伴。【原创作品】欢迎点赞留言。

网友路过一座山说:

其实80后小时候,不管吃的好坏,大部分孩子都吃的饱了。说到“偷吃”我觉得主要还是不懂事,好玩!逞能!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偷。80年代的淮北平原,最美好的时候应该是初夏。西瓜已经长大了,几个调皮的玩伴早已经已经垂涎三尺,于是就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去看看西瓜熟了没有?玩伴之所以是玩伴,就是因为“臭味相投”,大家分工十分明确:“小黑是胖墩,跑不快负责望风,一旦有人就学狗叫;小明和我负责侦察哪个西瓜可以吃了;大力,力气大负责搬运工作!”。就这样一场战斗就打响了!我和小明带了一把小刀,先把西瓜翻过来,在西瓜下面微微泛黄的地方,开个小口,看看有没有红色,如果有红,就说明西瓜可以摘了!连开了两个都不行,正在准备第三个的时候,突然听到小黑在学狗叫,不好,来人了!毫无疑问!我们暴露了!结果就是被老师打了手心,被叫了家长,被罚了站!后来我是不敢了也不干了,但听说小黑因为偷偷拔花生又被打手心,叫家长,罚站了!

网友兰花139466056说:

面对这问题好难回答。身为七零后的我们,由于当时社会现实,偷鸡摸狗之事在农村时常发生,引为常谈。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自律且党性原则坚定之老人,兄弟姐妹八人,一直教育我们不能这样那样许多道理,所以从未做过违反过事情,怕挨打呀,但是庄子里有这样的事,今天他家鸡没了,今天你家狗没了,时常遭人怨恨咒骂,其实这种人生活中常有,他们不劳动,专干这类营生,思想不纯,最后落得不好下场,甚至危及社会,身陷囹圄,希望每人都正确面对社会,不要干那些猥琐之事,遭人唾骂,活个干净的人难道不好吗?

网友山涧小溪616说:

看到这个提问,想起一次随团去父辈们年轻时知青下乡的小村庄。大客车满载当年的知青和他们的孩子们约50人,目的地是父辈年轻时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七十年代中期,父母们高中毕业后,就融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当年的知青们也都45岁上下了,孩子们也都上中学十四五岁了,这些孩子们随爸妈们故地重游,重温她们曾经的战斗岁月,显得都很兴奋。车子一开动大家就开始说起下乡的经历了。张大山说:想起下乡前大家集中在学校体检,四个学校一千多学生,没用半天就全部体检完毕,没有一个不符合下乡条件的?量身高体重,测眼睛视力,量血压,问一下有没有病?然后就通过,效率哪个高啊?丽萍说:可不是嘛?就跟过流水线一样?可是回城时招工单位体检就不一样了?张大山说:我们十二个人,体检了二天才弄完,反复核查,不符合条件的不要。李建军说:那是肯定啊?下乡是上级的要求都必须走,想不下乡你得走后门?请客送礼知道吗?回城当然就严格啦?这不行,那不行的?你还得走后门托关系?不然别想回来。张秀云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练就一颗终于毛主席的红心,下地劳动锻炼身体也好了,这不就挺好吗?张大山说:是啊,你看王大萍,刚下乡的时候,是一个多么文弱的姑娘?下乡这几年。在公社“五女配种站”,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上次把大庆。一揪耳朵硬是轮了一个大跟头。喝山里的水就是催人长劲。哎,王建国。你媳妇儿王大萍呢?怎么没有跟你一块儿来?赵志军说:你看人家王大萍。比牛都壮。在五女配种站的时候。那头种驴?硬是不好好的干活?上窜下跳的,结果王大平去了之后。一把扯住驴腿。硬是把大叫驴轮了一个跟头。吓得大叫驴卧在地下半天不敢起来?每次一见王大平过来,吓得赶紧往地下一卧。你知道那是啥吗?周建军说:那是让大平赶紧上啊?哈哈哈。哎,建国?这些年王大萍没少欺负你吧?大萍那块头儿收拾你?不跟提溜小鸡子似的?叫你趴着你就不敢躺着。是不是啊?大山说,哎,哎,大家说话注意点儿啊,有孩子在呢,别瞎乱说。大家一阵哄笑。建军说:“五女配种站”那是获得县里表彰的知青学习榜样啊?当时的口号忘了吗?“破除旧观念,树立新风尚,女子也能干配种,绝对更比男人强”。大家又是一阵哄笑。车到村里,老乡们围住知青们互相问候,好不热闹,妇女主任秀萍领着孩子们去村里果树园摘果子去了,大队书记带领大家去知青大院看看曾经住过的土坯房子,吩咐大队干部擦桌子摆上,院里支起两口大锅,粉条豆腐炖肉,招呼老党员,老村干部们和知青一起吃顿相聚团圆饭。书记致辞后大家开吃,酒过三巡气氛就热烈了,老队长说:你们回城后还真的是想你们?每天看着一帮年轻人喊呀叫啊挺热闹的?村里突然少了几十个年轻人,村里的人气就没那么高了?你说能不想你们吗?张大山说:老队长你不嫌我们净捣乱啦?哈哈哈。老队长说:要说捣乱啊?你回城后还真是麻烦少了?因为村里的鸡呀?兔子啊?狗子啊没有人偷吃了?哈哈哈,哈哈哈众人一阵笑声。王大爷说:大山可没少吃我们的鸡兔?哈哈哈,哈哈哈。大山辩解到:王大爷可不是我一个人吃的?你问问他们谁没吃过啊?哈哈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大山当年哪个坏劲,就像一个侦探?白天看好谁家的鸡不进窝里,晚上在墙头上卧着,半夜大山他们几个悄悄的顺着墙根摸到跟前,两手一把抓一个,几个人一下子就抓走七八只鸡,弄回去就给炖着吃了?哈哈哈,哈哈哈。治保主任说:他们当年也没少抓乡亲们的兔子啊?晚上净掏兔子窝?林业队长说:他们晚上偷摘大队的梨,把上衣刹到皮带里,从领口往里装梨,上衣里面装的满满的,人都圆了?他们还抓狗吃呢?治保主任说:狗子交配时,两只狗正链着呢也跑不了,正好一抓一对?你看他们哪坏劲?哈哈哈哈。大山忙向大家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啊?那几年没少给乡亲们找麻烦?对不起啊?父老乡亲们?大山站起来向大家鞠躬道歉。老书记说:好了好了,吃了就吃了?那些年日子也是苦啊?孩子们也是想法改善生活呗。过去的事不提了。说点正事吧?大山你现在也当厂长了,看看能不能帮帮村里,解决点问题?大山问:你想让我帮什么呢?老书记说:你们在外边眼光看得高,看的远?你给出出主意?大山说:机会倒是有一个。我们厂准备转产生产照明灯具,供应省城灯具市场。现在正在选址建设生产车间和材料仓库。老书记咱们后山那片山坡地,现在干什么用着呢?能干啥用呢?地里净石头,水也上不去。还闲着呢?哦,老书记你有租出去的打算吗?没人租啊?以前有人来看过,地里没水净石头,说没法用。一亩100元都不租。哪我租一块吧?这样既能为村里增加经济收入,将来厂里也会从村里招收工人,也能增加村民收入怎么样?这是好事啊,你租优惠。我建厂房车间仓库,把地平整一下,引一条水管上去。好啊好啊,你准备用多少地呢?100亩吧?老村长说:多租点吧?200亩山坡地,300亩山地,五百亩都给了你怎么样?书记你说行吗?给他个优惠价?老书记说那敢情好,大山能要那么多吗?按60元一亩,一年3万怎么样?大山说:厂里现在也用不了那么多地,再说了山地也不能建车间呀?搞养殖到还是可以的?哎,大家说说,大山对知青们说:利用山地搞点养殖怎么样?山上种点果树,散养鸡,鹅,猪之类的怎么样?租地价格也优惠?要不我们大家合起来搞个养殖场行吗?大家集资,实行股份制按股分红?大家有没有兴趣?大家一听觉得可以,干农活都是行家里手,养点鸡鹅猪也不外行。大山说:工厂占用100亩,出一万。另外四百亩出二万?大家集资入股,年底按股份分红?大家觉得行吗?每人出二三千块钱,四十几个人能凑出10万块钱?咱这养殖场就可以开张了?王大爷说:大山,我们能入股吗?能啊王大爷,大家都可以入股。大山说:我去广东这个合作厂家那里,也有很多搞养殖的,可以引进一些高档家禽,像火鸡啊,珍珠鸡啊,鸵鸟啊,孔雀啊都有,经济价值比鸡鹅好多了?价钱也贵很多?再加上散养生态环保,哪就更有优势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结合养殖搞旅游项目,带动全村共同发展。村边那条河常年有水,把河两岸环境整治一下,搞一些浅滩,水在鹅卵石中缓缓流淌?搞一些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像农家院呀?村民可以搞住宿,农家饭餐饮,葡萄水果采摘啊,养殖动物园射击比赛,色弹枪击中半价销售,等等,肯定能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前景一定不错?大家一听都觉得挺兴奋的,说那就搞起来吧?老书记说:这样一来连村子就带动起来了?发展乡村旅游也是方向,我看行?老村长说:这样我们村也能大发展,好好好,太好了。我建议占地费两年免交,村里全力支持大山他们养殖场建设发展,书记你看行吗?老书记说:好啊,我同意。全力支持大山他们经营走上正轨,带动全村经济共同发展。好,好,大家群情激奋,热情高涨。干起来!老书记说:大山你就负责全程策划,拿出个完整方案,然后大家讨论决定,好不好?好,老书记,回去我好好考虑一下,拿出初步方案,供大家商讨决定。老书记高兴的说:好就这样决定了,大家举杯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发展干杯!干杯!干杯!

网友咸鲜先生说:

看到这个题目,打开了我童年的回忆,说到“偷鸡摸狗”的事情,不如说淘气的成分更大一些,脑海里呈现出这样一幅片段……我的家乡在农村,村南有一片枣林,绿油油的,煞是好看,特别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枣子慢慢变熟了,引得我们一帮小馋猫,老想着一尝为快,其中有一种枣长得像缩小版的苹果,惹人喜欢,并且成熟期要早一点,吃起来又脆又香又甜……当地把这种枣叫凌枣,是我们这帮馋猫的最爱,老惦记着它快点长熟。记得一次我们放学路过那片枣林,偷摸的溜了进去,我找到那种枣树,看到枣像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翠绿的枣皮有点泛白,呀,可以吃了,摘了一颗放进嘴里,嘎嘣脆啊,甜丝丝的,真好吃,快速摘了十几颗装满了上衣口袋,回头找其它伙伴,怎么没人了,这些贪心的家伙不知爬到那颗树上去了吧,我跑到枣林边上,捡了几个土坷垃,朝里面空地上扔去,边扔边学着大人的口气喊到“这是谁家小兔崽子偷枣呢……”,不一会,那帮小伙伴连滚带爬的跑出来了,见我笑的前仰后合的 ,知道上当了,都来追我……当时我们那的枣树是属于放养形式,就是除了必要的剪枝,开甲外,基本没有其它管理,都不打农药的。那时水果品种少,孩子们见了这树上的枣都觉得新鲜,现在的孩子估计对什么枣都不过敏了……友友们有什么童年囧事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188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