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家为什么一定要盖大观园迎接省亲?(贾家为什么要建大观园)

原创 野人  2023-06-25 13:10  阅读 15 次

网友阿祥79874说:

显示权高位重。显示财富实力 。

网友润杨的红楼笔记说:

第一、修建大观园能体现贾府的经济实力。

贾府到贾赦,贾政这一代,已经退出了权力中枢,他们家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富有,不是那些靠着皇帝春祭赏银过年的世袭穷官。贾珍骄傲地说:“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豪门贵族过日子,过的是脸面。为元妃娘娘修建省亲别院,可以证明贾府的经济实力。因此贾府不惜巨资,修建省亲别院,后来改名大观园。就是为了证明贾府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给贾府长脸。

第二,修建大观园,能提高贾府知名度。

一个国家里,女人众多,能成为皇上的女人屈指可数。贾府有幸出了一位娘娘,那是贾府的荣耀。普通百姓不知道贾府有一位贵妃娘娘,如果建造大观园,迎接贵妃娘娘省亲,则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贾府是皇亲国戚。能提高贾府的知名度。老百姓一见大观园就会羡慕地说,这是元妃娘娘的别院!能和皇家沾边,附近老百姓都会沾沾自喜。说不定还会和别人吹嘘,自己看见了娘娘省亲的盛况。

第三、修建大观园可以彰显皇恩浩荡。

太上皇下旨,“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这道圣旨是对妃嫔和妃嫔父母的恩典,能体现皇恩浩荡。太上皇下旨,如果贾府不执行,太上皇会很尴尬。为了表示对太上皇和皇帝感恩戴德,贾府积极贯彻执行省亲圣旨。不惜一切代价,修建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

第四、贾府不能甘居人后。

贾琏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既然周贵人和吴贵妃的家人都开始行动了,贾府也不能甘居人后,必须行动起来修建别院,迎接贵妃娘娘省亲。

贾府希望通过修建大观园,捞一把。

甄家,贾家和王家都曾经接驾皇帝,他们接驾虽然花了流水般的银子,但是都捞回来了。第十六回,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贾府人认为,接驾贵妃娘娘,也会和接驾皇帝一样,大捞一把。元春省亲后,皇帝一高兴,给贾家人加官进爵,再封赏一些。贾家花的钱就赚回来了。

结语

正因为有以上考虑,贾府用了一年的时间修建了一座人间仙境用来接待娘娘省亲。至于因为修建大观园,娘娘省亲后,贾府依然如故,丝毫没得到皇上器重,也没得到皇帝赏赐,则是贾府没想到的。元春把省亲时题写的,讴歌太平盛世的诗文给皇帝看,可是皇帝没赏赐一分一厘。贾府偷鸡不成蚀把米,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第五十三回,贾蓉对乌进孝说:“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修建大观园,掏空了贾府的家底。连林家的遗产也赔进去了。贾府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得到,反而失去很多。

网友大天使说:

有重宇别院贵妃的娘家才可以省亲这是一个硬性指标

特降谕诸椒房贵戚,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谕旨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关国体仪制,母女尚未能惬怀。首先是皇帝恩准嫔妃的家属可以入宫相见,然后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也开恩降脂,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元春省亲是在什么情况得到皇上的恩准实现的,上面一段文字给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不是像有人认为的元春没有听从皇帝的每月逢二六日期家属可以入宫看望妃子而招致皇上的不高兴,真实的情况是皇上有两种妃子和家属见面的方案,第一种就是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家属看望妃子,第二种除了每月逢二六日期家属进宫探望妃子外,凡是有两个条件的就可以省亲,第一是有重宇别院的,第二是可以驻跸关防者,什么是驻跸关防是指皇帝和后妃在宫外停留时为安全加强防守。就是安全得到保障的,一个是进宫去探望妃子,一个是把妃子请到家里来,要请到家里来就必须有一套适合妃子皇家身份的重宇别院,并有一套严密周全的加强安全防守的措施保证妃子的绝对安全才可以回家省亲。这就是皇帝开恩颁布的新规则,是从贾琏说给王熙凤的话里透露了这些情况。也就是说有重宇别院贵妃的娘家才可以省亲是个硬性指标,这也不难理解,皇妃是代表了皇家的地位和身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在就算贾府很奢华的很多大大小小的房子和高大上的建筑也是没有达标,因为必须要有适合皇妃的专门的休息的地方才叫重宇别院。

第二个原因就是相互的攀比

从贾琏给王熙凤说的话就可以知道有两家妃子的娘家在行动了,此旨下了,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妃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修盖省亲的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非有八九分了?”贾琏提供了最新最详细的具体人家在行动了。攀比是一个由来已久不太好的观念,尤其是像贾府这样的人家,也许不是完全的攀比,是最起码的要对等,什么对等?都是贵妃的家属,都受了浩荡的皇恩,如果两家贵妃都在大兴土木修建别院,你说贾府就甘愿落后,就只能去皇宫里探望元妃,是不是很丢人对吧。因为贵妃娘家里没有重宇别院就只能适合进宫探望的条件,几乎可以肯定所有的贵妃娘家都会选择修建省亲别院对吧,要是你家有贵妃娘娘也会这样选择是吧,不可能那么寒酸地坐上马车到宫里去看望自己家的贵妃娘娘,修建别院贵妃娘家应该都有这个能力。贾府修别院耗尽了绝大部分的财力也还是攀比心理在作祟,就是建造的太奢华了,连见过很多大场面比如皇宫里的高大上宏伟建造和宫廷建造的元妃都大呼太奢华了,所以贾府建造省亲别院应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实建造一个合乎贵妃身份正常的别院贾府不会很快就衰败了,大概贾府用两三个正常的省亲别院的费用全部用在了一个别院的项目里,当然就奢侈到了极点,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省亲别院是自费不可能皇上给你买单的,贾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省亲别院的费用是自费不可能皇帝给你买单

这应该是有规定的,并不是贾府认为皇帝要给省亲别院的建造买单才如此按照世界顶级级别来建造的,自费这个概念贾府是一定知道的,那么有人说贾府原来以为皇宫要给贾府报销建造别院的开支是不正确的,我们看到了就还有另外两家贵妃家也在建造别院,还有贾琏没有说的贵妃也应该不是一家二家,如果都要皇帝买单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而持这样的观点的人就说了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不是说过一句话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但这是针对什么情况说的,是皇帝巡视地方,地方上的官员为了接驾所花费的银子,简单地说就是皇帝出公差,当然皇帝的吃喝拉撒睡和游玩观光包括泡妞的一切费用当然是由皇宫财政部门买单了,就像当年的乾隆皇帝下江南,赵嬷嬷说的根本就和贵妃家省亲建造别院是两个概念不一样的事情,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你想想按照赵嬷嬷说的如今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好势派!--独他们家接驾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每一次要多少银子?四次要多少银子?皇宫不报销的话谁有能力接驾四次,一次就可能搞垮甄家的财富就像贾府一样,所以建造省亲别院贾府不可能认为皇帝会买单,皇帝要买单就不是贾府一家,想想也不可能。你自己回娘家我给你买单可能吗?这又不是一张飞机票一张高铁票,一张豪华游艇票,是省亲别院,别院是个什么观念,大观园是个什么观念,就算把大观园的奢侈程度降低很多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建造得起的,而当初皇帝的开恩是妃子的家属进宫来看望就可以了,而所有的贵妃都让皇帝买单,而且是每年都有,根本就不可能。而皇帝出差当然就应该享受公费这很正常,综上所述,首先省亲别院是省亲的刚性指标,必须要修才能让贵妃娘娘回家省亲,要不就让家属到宫里看望自己家里的贵妃,第二别的贵妃都修建了别院,贾府不可能不修建,贾府还要建造的比其他的人家还要奢侈,根本不管量力而行,第三就算是自费贾府也要修建别院。因为除了刚性指标和攀比的因素,还有可以光耀门楣,给列祖列宗贴金增光的社会效应,毕竟贾府是京城四大豪富之一,怎么能比别人差。所以才导致了贾府最终走向衰败,这笔巨资就是元妃不倒也不可能从皇宫里赚取回来,所以修建大观园是压死贾府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谢谢大家

网友君笺雅侃红楼(提问者)说:

贾元春省亲大观园是《红楼梦》浓墨重彩的一场盛事。秦可卿死后托梦形容“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虽不是好话到底盛极。元春省亲是《红楼梦》贾家最后的狂欢。贾家至此极速衰败并一蹶不振直至抄家。根源就是元春省亲耗光了家底。那么,明知道修建大观园会花费巨大,根本不是贾家能独立承受,为什么还要斥巨资不惜一切打造这场“败家”的省亲盛事,并因此家毁人亡呢?下面说说个人看法。

首先,贾家不得不迎接省亲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事出突然,超乎贾家所有人预料。原本一家人对进宫数年默默无闻的贾元春根本不报任何希望,不想却突然晋升贵妃。幸运来的太突然,以至于贾家欣喜若狂。

(原文第十六回)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

这段描写突出的重点,正是贾家修建大观园,迎接省亲的关键。贾政进宫听旨后“又往东宫去了”。《红楼梦》中皇帝继位没多久,所谓东宫绝非“太子东宫”,而是指太上皇居住的“大明宫”。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出来,不是代表皇帝,却是太上皇身边人,从他与贾珍叙旧可知戴权是极老的资格。唐代大明宫前身是李世民给太上皇李渊修建,此后几任太上皇李旦住过,太上皇李隆基也住过。大明宫又俗称“东内”,贾政去“东宫”拜见的人正是太上皇。皇帝册封贤德妃却谢太上皇,指明太上皇才是贾元春晋升的幕后推手。随后太上皇提议妃嫔可以回家省亲。贾家饮水思源如何敢不响应?

其次,贾家以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修建大观园耗资巨大,贾蓉五十三回对乌进孝说“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蓉基本说出贾家明明在贾元春晋升贵妃前还一副富贵气象,却在省亲后迅速穷了的真实原因。本来第三代贾家就没有挣钱只有花钱,再操办省亲,彻底掏空了两代国公积攒的家底。

(原文第十六回)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赵嬷嬷此言说出贾家上下心理。他们本奢望元春省亲能像当年接驾皇帝一样,“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自家不过提前垫付。等元春省亲后,皇帝给贾家几人加官进爵,还怕贾家赚不回来这笔钱?可笑贾家彻底打错了算盘。他们迎接元春省亲大观园后,皇帝对贾家悄无声息,别说加官进爵,连个屁都没放。眼看着大观园掏空了贾家,一分钱捞不回来,贾家真真是欲哭无泪。

最后,省亲大观园背后代表贾家站队错误

贾元春省亲是太上皇幕后推手。不排除还有那个逝去的老太妃。之前北静王等四王八公又悉数出场参加秦可卿葬礼。传达的意思非常明确,贾元春虽是皇帝的妃子,贾家是皇帝的老丈人。但贾家却是彻头彻尾太上皇的老臣,跟随北静王一伙的。这就尴尬了。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贾家对太上皇感恩戴德,太上皇一说省亲,贾家马上大兴土木建造大观园。皇帝怎么想?尤其太上皇明明退休了,身边还跟着这些几十年的老臣,放个屁老臣就屁颠屁颠的接着。皇帝明明说每个月逢二、六日可以进宫六次会见,贾家都不听。这种对太上皇忠心,对皇帝阴奉阳违的臣子,皇帝能不憎恨?能不除之后快?贾家还想“羊毛出在羊身上”,纯属做梦!事实上,贾家抄家就是站队错误被清洗了。四王八公作为太上皇老臣,一直悖逆,骄狂自大(焦大的隐喻)。对新皇帝全面执政是个拦路虎。双方最后刺刀见红,虎兕相逢,贾元春被赐死,贾家抄家了事不可避免。【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网友少读红楼说: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体现皇家威仪。在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天地君亲师的次序,丝毫不能乱。虽然元春是贾府大小姐,但她的另一层身份是贵妃,因此,她的省亲,自然不是普通的出嫁之女回娘家那么简单,她代表的是皇家威仪。原文说的很清楚,宫里嫔妃省亲,是天大的恩宠,所以对于贾府这样的侯门公府来说,贵妃娘娘要省亲,自然不能也不敢怠慢。十六回里,贾琏与王熙凤之间有一段对话: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由此可以看出,上面对此事都十分重视,专门下了圣旨昭告天下,对于家里出了皇妃的人家来说,要接待的不仅仅是自家的女儿,更是皇帝的妃嫔,是君,而妃嫔省亲之家,虽是娘家,却也是臣,所以谁敢怠慢?且原文也明确说了: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即上面要求了,有“重宇别院之家,驻跸关防之处”才能允许妃嫔省亲,换句话说,没有条件盖别院的,可能就无法获准省亲。其次是彰显家族荣耀。我们知道,红楼梦开篇时,贾府就已经走下坡路了。子孙无一能继业者不说,几乎个个都只知安富尊荣。元春省亲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喜事,对贾府来说,来的正是时候。贾府是“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豪门公府,家里出了一位贵妃,其地位和荣耀自然非同寻常。如果说在元春封妃之前,贾府的苟延残喘,靠的还是祖荫,那么元春封妃之后,贾府再次找到了稳固的靠山。这样光宗耀祖之事,贾府怎能不重视起来?所以上面旨意下达后,宁荣两府就忙碌起来了。又是采买戏子,置办乐器行头,又是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又是察度办理人丁,搬运移送不歇。贾府之人可以说忙得不亦乐乎。说白了,元春省亲,贾府盖大观园,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给自己长足了脸面,也赚足了眼球。一方面除了元春,还有其他妃嫔省亲,盖别院少不了攀比排场,所以元春省亲时,不止一次感叹,太过奢华了。另一方面,贾府也是借此让诸王公贵族看到,它依然繁荣,依然得宠,这么好的“炫耀”机会,贾府自然不能错过。再次是贵妃驻跸之需。元春是贵妃,她省亲自然不可能像迎春回贾府那样随意,她的身份决定了她要有自己的驻留之所,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有贵妃仪仗,她代表了整个皇家的脸面。古代的皇帝出行有行宫,贵妃省亲自然也得有别院,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就进入宁荣二府,这不合规矩,也有失皇家风范。且说是省亲,其实更多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恩宠,所以元春省亲,更多都是仪式上的,礼节上的。因此,像元春更衣、听戏、游览这些流程,都需要一处别院来做省亲之短暂的驻跸,闲杂人等是不能靠近的。如果没有别院,难免混杂,不仅有安全隐患,也显得小家子气,会有损皇家威严。万一贵妃有所闪失,那可不是小事。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189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