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原创 野人  2023-06-24 12:00  阅读 7 次

网友蔡犁说:

必须活着!一个抵三个!

网友大悔忆智冰说:

《活着》是余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据说是他文学创作的分水岭。《活着》写徐福贵经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迁,失去所有亲人,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要理解《活着》主要想表达什么,抓住“分水岭”三个字就行。照惯例,写了那么多时代,应该是一首史诗,可余华于此意图似乎并不明显。过去,作家谁不希望写出一部史诗?可是,看不出来。原因何在?过去,作家一定会对人物和事件、对社会人生作出政治解读,那样的作品才配称史诗,余华在《活着》里好像没有这方面的努力。从政治解读扩大到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处境、人的命运和人性的解读,是突破,是分水岭?从人的高度去解读社会和历史?许多解读《活着》的人,都不约而同认为余华要表达的,是活着就是一切,余华自己也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他并且说,要对善和恶一视同仁。作家往往是指南打北的。作家一定要高尚地写作。从大富大贵嗜赌如命妓女当坐骑到失去一切,徐福贵活着,哪一种活着更能体现人性?

网友黄山hq说:

好的小说,未必拥有华丽的词藻,关键是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余华的巜活着》语言质朴,意义却深远!小说跨度很大,几乎含盖了主人公富贵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谓是苦难的人生,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尝遍世间百味,死亡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他和老黄牛相依为命。其实小说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以及生命存在的不易,重复的死亡,重复的复制鲜活的生命,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张力,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冲击和震撼!其实,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代代演绎着生命的延续,重复着不可抗拒的死亡游戏,正是因为生命的繁衍与死亡的重复,苦难中的砥砺前行,才使得我们人类得以发展进步,自然,活着就有了更深的意义,生活也会更加精彩和丰富!

网友老马灯说:

在余华《活着》作品里,我们真切的看到了富贵在世间活着的意义。我们从富贵的一生中,真切的认识到了活着的意义。这活着的意义便是:毫无意义。人来自于哪里?又要往哪里去?这个关于极终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人类学家,佛家、道家、阴阳家、基督徒等等等等,甚至到科学发达到上天入海的今天,也无人回答这个极终的问题。神学家说,人来自于上帝,终归要归于上帝,神以人的形体来到世间来解救人,这样看来,人活着的意义是要被神解救成为上帝的信徒。佛弟子信奉,人来自于一花一世界,从尘土中来,在世间进行苦难的修炼,最终成仙成神。阴阳家说,人来自于前世,是六回转世而来,前世的因注定了今生的果,或享福或受难,最终进入阴曹地府或升往天堂。哲学家说,人来自于虚无,最终走向虚无。科学家举着显微镜和望远镜,透过千万年的时空,发现人类来自于海洋边雷电的反复交媾,终于有了生命,终于有了思想。这些说法,各有其理,但都解释了人类的来源和人类的归去。至于人为什么要活着,却语焉不详。人类侥幸的来到世间,又必然的离去。这人生的意义,只有自己给自己下个定义,任何强加给他人的理想、信念、目标都毫无意义。我们在内心一遍一遍又一遍的问,富贵的一生有意义吗?他活着的意义是是什么?不能立功留名,则毫无意义;不能锦衣玉食,则毫无意义;不能四世同堂,则毫无意义;没有科学发明,为人类的辛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则毫无意义。这些目标,都是我们学会了思考后从古书堆里,从课堂上学习到或灌输到的。当我们抱着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反复吟诵:“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吟诵完了发现,人生毫无意义?我们在悲叹悋悯富贵可怜的一生,我们在悲叹悋悯富贵一生的可怜可叹的时候,我们的一生岂不是也是如此?我们为什么活着,只因为我们活着啊。我们活着要吃穿住行,我们活着要侍奉老人养育孩子,这就是活着的最基本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的引申便是所谓的活着的意义了。就这样活着吧,在悲欣交集中。

网友時間里说:

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是活着这部中(长)篇小说最后一段的描写,读懂了这一段大致就可以读懂余华在这本小说里面想要表达的意思。最早看活着,应该是10多年前和父母看的电视剧版,主演陈创(就是后面演哮天犬),那个时候看完就是觉得这电视剧太惨了,福贵的所有亲人都去世了,父母,儿子,家珍,女儿,女婿,外孙......最后就留下福贵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孤独终老。后来又看了葛优演的电影,最后看的书,之前没有见过余华,心想是什么样的一位作者经历了多么悲惨的人生才可以写出这样一部让人读起来心里酸酸的作品。后来在网络上看到余华的一些采访,发现他特别逗,幽默风趣,原来写悲剧的作者,并不是本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少年去游荡,福贵青少年生活,放荡不羁,无忧无虑,挥霍无度。少年不识愁滋味,抽大烟,赌博,逛青楼,世间万般一切都是精彩。谁的青春不迷茫。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一句话其实正好对应了《活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少年时,哪怕再荒唐不羁,心志总还淳朴的。可以仗剑天涯。人到中年,欲望太多,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世间匆匆忙忙,山不仅仅是山,水不仅仅是水,一直走却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老年时,出走半生,归来仍然是少年。一切都已经看的淡了,平和了......

二,活着,人生下来得活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今生注定要经历沧桑,哭着来笑着去。书中富贵的一生,除去那一段少年时光,纸醉金迷,荒唐不羁。后来经历过被抓壮丁,文化革命,大跃进,自然灾害等,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富贵他苦吗?说实在的他是真的苦。但是他依然挺起脊梁顽强的生活着,拥有相当豁达的心态。“或者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正如余华在书中说的这样,人生给予了福贵太多的苦难,并且让他顽强的活下去,甚至是带着微笑的活着。有时候人选择活着,比选择死去更加艰难。某种意义上讲,福贵是生命的主宰者。

三,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这句话是余华在《活着》自叙中写道的。活着是一种过程,无论生命是幸福或不幸,精彩或平庸,快乐或痛苦,都需要我们去品尝它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这样活着的生命才有意义。《活着》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余华用最朴素的文字描写了福贵老人沧桑的一生。它剔除掉了人性中的喧哗和浮躁,赋予人性升华和洗炼。他告诉你,人活着是为了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其他而活着。空下来,再读一遍这本10多万字中(长)篇小说吧!它可能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动。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190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