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奔跑中的大蜗牛说:
家住武汉的黄先生,1999年的时候,在拍卖会上花了21万买了一间厂房。这间厂房原先是物资局的办公地,黄先生买下它,打算用来当做库房使用。没过多久,黄先生的朋友高勇找到他,想请他帮帮忙。原来高勇的父亲突然中风了,恰巧黄先生买的这间厂房离医院很近。为了图方便,高勇想先借住在这里,等父亲的病情好转后,再搬离这里。黄先生听后,想着自己的厂房一时半会儿也不急着用,再考虑到平时和高勇的关系也不错。朋友现在有困难,自己能帮点忙也是应该的,况且也只是暂住几天而已,又没有什么损失。想到这里,黄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等过了半年以后,黄先生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高勇应该搬走了吧!于是前往厂房去看看情况,可当他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发现门怎么也打不开。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门锁已经被人换了。黄先生赶忙给高勇打了电话,问问什么情况,好好地为什么把门锁给换了。可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对方都拒绝接听,并且直接挂断了电话。黄先生越想越觉得很奇怪,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过些天再来看看。过了几天后,张先生再次来到这里,这次的门没有锁,当他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傻眼了。曾经空旷的一间大厂房,如今变成了拥挤的三层小楼。每一层都被隔成了很多的单间,仔细一数,足足有43间。就在这时,黄先生看到了高勇。黄先生问高勇:这里什么情况,怎么还不搬走啊!高勇理直气壮地说:不搬了,这里住得挺好的,搬什么搬啊!不搬了。黄先生:不搬不行啊!高勇:再不走我就对你不客气了。黄先生话还没说完,高勇随手就将黄先生推出了门外。黄先生越想越气,曾经好心帮助朋友,如今却连自己的房子都进不去。于是黄先生找到了社区寻求帮助,但事情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在接下来的调查发现,高勇不但将黄先生的房子强行占为己有,而且还搞起了房屋出租。分别以400到1000元一间的价格,租给租户。每个月光收房租都有30000元左右。有些租客已经租了5年,少的也租了3年。此时黄先生也很纳闷,房产证明明在自己手上,高勇又是怎么通过改造,将房屋出租出去的呢?后来黄先生通过租户得知,高勇的父亲原先是物资局的会计,高勇利用父亲的职务之便,在盖着单位空白的信纸上,开了一张证明,说这套房子是单位分给父亲的。此后,高勇就利用这张假证明,将黄先生的这间厂房私自改成了群租房,对外出租。黄先生看着屋里私自乱搭的电线,以及煤气罐和木质结构,心里又急又气。因为房子的产权是自己的,万一哪天发生火灾,自己不但不讨好,反倒还得担负起责任。在接下来的日子,黄先生通过社区、法院以及相关部门向高勇索要房子。但高勇始终不搭理黄先生,哪怕法院判决高勇将房子归还给黄先生。但高勇对于法院的判决依然不理不睬。就这样黄先生因为房子的事,奔波了十几年依然无果。被逼无奈的黄先生最终只能通过最高法院申请强行执行。面对工作人员的到来,高勇依旧不依不饶,最终他以不配合执法,被强制拘留了15天。黄先生经历了十六年的房子争夺,最终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拿了回来,他给高勇算了一笔账,以一间房600元的价格出租。这些年高勇光房租就赚了几百万。然而自己本来好心帮助朋友,朋友不但没能感恩,反倒厚颜无耻的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制占为己有,这也是让他觉得挺心寒的。通过这件事也让黄先生明白了一些道理,虽然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房子,失去了一些时间、精力、金钱。但同时也让他看清了高勇这个朋友丑恶的嘴脸...
网友贵师兄说创业说:
四个人性铁律,越早知道越好,否则早晚会吃亏,
1:拒绝别人的时候尽可能两句话就把话说完。千万别婆婆妈妈,找一堆什么理由和借口。前几年,我一朋友找我借钱,我就选择了中庸之道。明明心里不想借,但是又怕得罪他,然后嘴上就说:啊没事,我尽量帮你想办法。这下子可好了,她当真了。直接微信,电话,轰炸了我半个月,我各种理由借口实在编不下去了,只能实话实说,跟他说,我确实没钱借他当时听完就很生气,你没钱就直说不就完了吗?你用得着这么多理由,借口搪塞我吗?然后直接把我拉黑了,到现在也没任何联系。事后我在想,我怎么就这么笨,当时就直接拒绝他就完事了嘛?他也就一时不开心而已,也不至于绝交啊。大家记住:所有关系的破裂,就是因为期望落空,你给人家那么高的期望值,最后你又兑现不了,那人家不就失望了吗?你这不就是好心办坏事嘛?2:对待那些欺负你的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忍耐,在忍耐当中寻找反扑的机会。一旦你要反击他的时候,就彻底的把他收拾到位,不能有半点心软。要让他连跟你博弈的机会都没有,那项羽就输在放过了刘邦嘛?霸王别姬的时候,如果项羽跪在地上,跟刘邦求饶,你猜刘邦会不会放过他呢。高手其实就两句话嘛,忍别人之不能忍,狠别人之不敢狠。把这句话想明白了,你就是高手。3:看一个人心里是否有你,不要看他在高兴的时候如何对待你,而要看他在气愤,失落,痛苦的时候,他到底是怎么对你的。一个男人,就算平时对你再好再温柔体贴,但是一生气,愤怒的时候,又摔东西又推推打打的,这种人必须离他远点。无论他事后怎么跟你痛哭流涕,你都不能原谅他。你要知道,不经意说出的话才是实话,无意识的行为才是真面目。4:当一个人对你一味的顺从,有求必应,无所怨言。这时,你千万别高兴得太早,他现在对你有多好,未来就可能对你有多狠。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谁,是不需要尊重和关爱的。他现在还没发作,是因为在他心里对你还有期待,期待你也能给他同样的回报。如果说你把他对你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他的耐心就会越来越浅。当他一旦爆发那天,那你受伤就是在所难免。所以你在依赖别人对你好的同时,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早晚会被捧杀所伤。
网友风筝和桐桐家的生活说:
有一位女大学生在食堂打饭的时候,跟食堂的阿姨说自己没有带饭卡,让帮忙通融一下,直接微信扫码付款。食堂的阿姨出于好心答应了,结果没想到这名女大学生反手就把这位阿姨给举报了。因为这个学校的食堂有规定,如果工作人员私自收款的话,会被罚款3000之前用于奖励给举报者。食堂阿姨出于好心帮女学生的忙,结果却被举报罚了款。事情不大,但是却把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为了几千块钱就出卖了自己良知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获得财富的。曾经有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在逃犯,逃跑的过程中又犯下了累累罪行。他在路边遇到了一个卖水果的小女孩,他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想着把水果抢走再把小女孩灭口。结果没想到还没等他张口,小女孩看到他一身狼狈,就主动跟他说,叔叔你是不是渴了,我这有水果送给你吃吧。然后女孩又说,自己在这里卖水果是为自己筹集学费,家里穷上不起学。就这么一刻,这杀人犯竟然良心发现了。他让小女孩去举报自己,说举报了自己就可以拿到5万元的悬赏,最终他也真的这么做了。看着几乎就是影视剧里才有的情节,但是却真实发生过。曾经有一位双胞胎学生的父母,苦苦哀求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结果等孩子考完学以后,转身就把那位老师给举报了,最终获得了补课费双倍的赔偿。人性是最难琢磨的,有些人看着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但是内心却很丑恶。这些人他们都是极度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认为只要没有违犯法律,那么所有利己的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道德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这种人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最终的结局也会是悲惨的。我是相信有因果轮回的,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网友荷香袭人来说:
养女12年不和养父联系,得知养父有土地补偿款后,马上联系养父,而为了分到一两万补偿款,不惜把养父告上法庭……江苏铜山县,50几岁的苏玉道为了生活,依然在工地忙活着。一天,苏玉道像往常一样在工地干活,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对方激动说她是苏玫瑰。老苏对“苏玫瑰”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来了,因为苏玫瑰是他的女儿,只不过父女间已经12年不见面,不联系了。自称是苏玫瑰的女子提出要和苏玉道见面,苏玉道想了想,还是答应见面了。见面后,苏玉道看着眼前年轻的女子,感觉挺陌生的,在眼前这个年轻女子身上,他找不到记忆中苏玫瑰的样子。在苏玉道印象中,苏玫瑰小时候脸圆圆的,眼前的女子脸却是瘦尖的,苏玫瑰小时候的性格很谨慎,眼前的女子性格却很随意。苏玉道心想或许是女大十八变吧,就没多想。父女俩12年不见面不联系,如今再聚,还是有许多话要说的。然而,在聊天中,苏玉道发现眼前的苏玫瑰不太对劲。当年,苏玫瑰离开苏玉道时,苏玉道的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就不能下地干活,可是苏玫瑰却问奶奶的身体好不好,还能干活不,似乎不知道奶奶身体一直不好。还有,以前苏玫瑰知道的事情,现在苏玉道提起,眼前的苏玫瑰要么不知道,要么说错很多。苏玉道觉得眼前的苏玫瑰不像是自己的女儿,不禁怀疑眼前的苏玫瑰会不会是假冒自己的女儿。为了弄清楚眼前的苏玫瑰是不是假冒的,吃饭时,苏玉道故意试探,他连喊几声“玫瑰,吃饭了”,可是,眼前的苏玫瑰却没有反应,似乎不知道他以前都是喊女儿的名字“玫瑰”。试探过后,苏玉道更加怀疑眼前的苏玫瑰是假冒的。吃饭中,自称苏玫瑰的女子问苏玉道是不是获得了土地补偿款,并说土地补偿款中有她一份。苏玉道听后,脸色大变,眼前的苏玫瑰表面上是来认他这个父亲,实则是来分取土地补偿款。苏玉道虽然怀疑和不悦,但没有当场说出来。回来后,苏玉道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不久前,村子确实有一部分土地被占用,被占用的土地有一定的补偿款,一亩补17100元,他家被占用的土地有近8亩,一共获得了10几万补偿款。最近,他刚拿到补偿款,还想着今后的日子会好过点。没想到补偿款还没捂热,这个时候,12年不见不联系的女儿“苏玫瑰”就出现,并要求分取一份,摆明就是冲着土地补偿款来的。苏玉道虽然怀疑突然出现的“苏玫瑰”是假的,但又怕自己怀疑错了,一时之间,他也没说说穿。但是,有一次苏玉道给“苏玫瑰”交话费,发现使用号码的人叫许芳,根本不叫苏玫瑰。苏玉道很纳闷,特意拨打许芳使用的这个号码,接电话的人是“苏玫瑰”。苏玉道问,这个号码是你用的吗,这个号码是用你的身份证办的吗?“苏玫瑰”说,是她用的,也是用她的身份证办的。苏玉道说,为什么不是苏玫瑰的名字,而是许芳。“苏玫瑰”说,因为她跟母亲生活后,就跟母亲的再婚丈夫的姓氏,改名换姓叫许芳。虽然“苏玫瑰”解释了,但苏玉道不相信,在这个“苏玫瑰”身上,他发现很多不对劲的地方,甚至改名换姓了,因此,苏玉道更加觉得这个“苏玫瑰”就是假的,不是他的女儿。苏玉道怀疑出现的女子不是自己的女儿,或许有些人觉得奇怪,父女分开12年,就算女儿长大外貌有变化了,难道苏玉道就一点认不出自己的女儿来了吗?苏玉道认不出来,还真不奇怪,因为他的女儿苏玫瑰不是他的亲生女儿,而是他的养女,没有血缘关系,自然没有遗传苏玉道的基因,认不出来也正常。苏玉道为什么收养一个女儿,这得从苏玉道的第一段婚姻说起。1984年元月,经人介绍,苏玉道认识了比自己大4岁的张文荣,彼此觉得对方还可以,同年8月,两人便登记结婚。婚后,柴米油盐酱醋的现实生活让苏玉道和张文荣经常发生争吵,加上婚后多年,两人都没有孩子,家庭矛盾不断。为了缓和家庭矛盾和夫妻俩的关系,夫妻俩决定领养个孩子,说不定孩子能转移彼此的注意力,夫妻俩就不再争吵,或少争吵。1990年3月,苏玉道和张文荣领养了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女婴。苏玉道听过有句话说“玫瑰花很美但刺太扎人”,为了不让女儿受到伤害,苏玉道特意给女儿取名“玫瑰”,也一直叫女儿“玫瑰”。领养玫瑰后,苏玉道和张文荣关系和矛盾并不因为孩子的到来而缓和,相反,争吵更多,矛盾更深。1997年,苏玫瑰7岁时,苏玉道起诉离婚,最后,法院判决苏玉道和张文荣离婚,苏玫瑰由苏玉道抚养,抚养费自理。离婚后,苏玉道因为经济困难,交不起苏玫瑰的学费,只好让苏玫瑰辍学在家。张文荣听说后,很生气,认为是苏玉道故意不让孩子上学。2000年,张文荣向法院申请要回苏玫瑰的抚养权。最后,经过法院调解,张文荣要回了苏玫瑰的抚养权,自此,10岁的苏玫瑰和已经再婚了的养母一起生活。养了10年的女儿就这样离开了自己,苏玉道挺难过的,但也只好接受。后来,苏玉道也再婚了,因为彼此都再婚有新的家庭了,苏玉道和张文荣及养女苏玫瑰没有再见面和联系,而且整整12年不见。12年后,自称是苏玫瑰的女子出现时,苏玉道都认不出自己的养女来了,并且怀疑出现的女子是假冒的苏玫瑰。许芳听说苏玉道怀疑自己是假的苏玫瑰后,很震惊。许芳说,她清楚记得见面时,双方都是第一眼就认出对方了,而且聊了两三个小时。在聊天过程中,她提起自己小时候怎样怎时,养父很有感触,哭了几次,而且认了她这个女儿,她看着养父哭,也跟着哭了。父女俩虽然12年不见面、不联系了,但毕竟两人一起生活过10年,10年的时间,就算是养小猫小狗也有感情,何况是个人。至于,后来养父对外人说自己是假的,她认为应该是养父不想分土地补偿款给她,才说她是假的。养父有10几万土地补偿款,而她是养父的女儿,土地补偿款确实有她一份,她要分取自己那份补偿款,没有错。至于她改名换姓叫许芳,是因为她后来和养母生活后,为了方便上户口,才跟随养母的再婚丈夫姓氏,和改名,这些可以查看户口簿和核实。后来,许芳提供户口簿给苏玉道查看。户口簿上,许芳出生地是江苏省铜山县,出生日期是1990年3月,同时还有个曾用名。苏玉道注意到,许芳的曾用名叫苏梅桂,读音虽然和“苏玫瑰”同音,但不是玫瑰花的玫瑰这两个字,而是梅花的梅,桂花的桂。苏玉道还是不相信许芳是他的养女,因为,他的养女名叫苏玫瑰,不是叫苏梅桂。张文荣气愤说,难道户口簿还有假的吗,养女原来一直是用“玫瑰”这两个字,但她爷爷去给她上户口时,不知怎么回事,阴差阳错把“玫瑰”报成“梅桂”这两个字了。开始时她也没注意,直到2003年,她才注意到户口簿上养女的曾用名是“苏梅桂”,不是“苏玫瑰,当时她想着只是个曾用名而已,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现在苏玉道竟拿这两个字来说事,可惜养女的爷爷已经去世了,没人能证明这件事。对于曾用名一事,张文荣母女俩多次向苏玉道解释,但苏玉道接受不了,坚决不信。为了要回属于自己那份的土地补偿款,许芳一纸诉状,把养父苏玉道告上法庭。铜山区人民法院受理后,许芳还是面临着一个难题,她能不能拿到土地补偿款,首先要证明自己到底是不是苏玉道的养女。张文荣想到以前的老邻居张丛林,她说张丛林是看着养女长大的,或许他能够证明许芳就是苏玫瑰。法院工作人员找到这个老邻居张丛林调查,张丛林却说他苏玫瑰小时候那么小,现在她都20多岁了,变化大,许芳像不像苏玫瑰,他看不出来,也不敢肯定许芳就是苏玫瑰。除了张丛林不敢肯定,就连村上知道苏玉道和张文荣领养苏玫瑰一事的村民也说不敢肯定许芳就是苏玫瑰,因为变化太大了。老邻居和村民不敢证明许芳就是苏玫瑰后,许芳想到了几个小学同学,许芳说以前她们天天在一起玩,或许小学同学能证明她就是苏玫瑰。法院工作人员按许芳提供的电话,与许芳的小学同学联系,问许芳的小学同学,认不认识一个以前叫苏玫瑰现在叫许芳的人。小学同学说,以前是有个同学叫苏玫瑰,但不知道她现在叫许芳,由于时间太久了,她也不敢肯定现在的许芳就是以前的苏玫瑰。这下,苏玉道更加坚信许芳不是自己的养女苏玫瑰。面对苏玉道的质疑,张文荣很气愤,说她努力证明许芳就是苏玫瑰,不是为了两三万块土地补偿款,而是为了争这口气。打官司,只要她能赢,能证明她养了20多年的许芳就是苏玫瑰,不要土地补偿款都高兴。许芳的身份确定不了,双方争执不休,法院工作人员很犯难,正想着有没有其它方法能够证明许芳与苏玉道之间的关系时,事情发生了转机。张文荣提供了一张非常有力的证明,证明是一份铜山县公安局工业园区派出所开具的民警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是证明许芳、苏玫瑰以及苏梅桂是同一个人。调查报告虽然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落款和盖有公章,但经法院工作人员核实后,这份调查报告让人大跌眼镜,因为调查报告是假的。铜山县公安局工业园区派出所的民警证实张文荣提供的调查报告不是他们派出所开具的,是假的调查报告,因为:一、调查报告上的公章是伪造的,和他们派出所用的公章有明显区别,他们所的公章五角星是小的和实心的,而假的调查报告上的公章的五角星是大的和空心的。二、他们所出具的证明必须有民警签字,如果没有民警签字,户籍室是不可能给盖公章的,而假的调查报告上没有民警签字。三、他们所的户口底册上从来没有叫苏玫瑰这个名字的人,他们所不可能给没有登记过的名字开具证明。苏玉道得知张文荣提供的证明是假的后,说,我说是许芳是假的苏玫瑰没错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许芳是真的假玫瑰,他们何必要弄张假的证明。面对苏玉道的说辞,张文荣满脸无辜,她说,这证明不是她开的,而是许芳的公公去找人开具的,她也没想到证明是假的。不管是谁去开具证明,但假的终归是假,这是事实。为了证明许芳就是真的苏玫瑰,自许芳起诉养父苏玉道来,时间过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张文荣和许芳母女俩费尽心思到处找证据,弄得自己精疲力尽,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办法证明许芳就是真的苏玫瑰。而许芳的公公自作聪明,弄张假证明,让张文荣母女俩更加被动了。折腾了一年多,案情又回到原点。面对各执一词的双方,法院还是想出了用其他间接证据来证明许芳是不是苏玉道养女的办法。
间接证据,就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但是能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共同证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法院对许芳的户籍信息、出生日期等间接证据做了细致的比对。从许芳的户籍信息看:许芳的户口曾经在2003年10月23日迁出,而她的原户口所在地是江苏省铜山县铜山三堡吴楼镇,这恰好就是苏玉道所在的村镇。从许芳的出生日期来看:张文荣和苏玉道离婚纠纷材料和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材料中,都明确陈述了苏玉道和张文荣的养女苏玫瑰是1990年3月出生,而许芳身份证上出生年月也是1990年3月。经过比对,许芳的户籍信息和出生年月都吻合。为了进一步确认,法院还对苏玫瑰和许芳的照片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是,苏玫瑰和许芳无论是轮廓还是五官都十分相似。最后,法院认为许芳就是苏玉道和张文荣的养女苏玫瑰。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由苏玉道付给许芳土地补偿款19535.38元。法院判决后,许芳如愿以偿争到了土地补偿款,苏玉道对法院判决也没有提出异议,似乎是默认了,这也算是有了比较好的结局。但是,对于这样的结局,法院工作人员觉得没那么尽善尽美,他们希望这对分开了12年的父女俩能相互谅解,冰释前嫌。在工作人员对苏玉道和许芳都做了思想工作后,苏玉道和许芳终于冰释前嫌,拥抱在一起。回顾整件事,苏玉道和许芳父女俩分开12年,不见面,不联系,12年后,再见面,再联系时,却为了钱走上法庭,让人唏嘘和感慨万千。在这事上,苏玉道的表现似乎太钻牛角尖了,甚至有点过分刁难的意思,但是,在情感上来看,苏玉道可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12年不联系,一联系就是为了钱的养女,再说,万一许芳是假的苏玫瑰,情感就被骗了。另外,在法律角度来看,苏玉道是为了自己的权益,积极索要证据,避免被骗子骗财,说明他有法律意识,无可厚非。许芳在被亲生父母抛弃的情况下,被苏玉道和张文荣收养,她理应感恩养父,后来和养母生活了,也应该和养父联系,就算不联系,在得知养父有土地补偿款后,也不应该为了钱,带着目的重新出现,和养父联系,一见面就提钱,让养父心里有隔应,更不应该为了这点钱把养父告上法庭,再怎么说养父也养了她10年,即使土地补偿款有自己的一份,也应该大方留给养父,算是报答养父10年的养育之恩,许芳若能这样做,懂感恩,就不会把养父告上法庭。苏玉道作为许芳的养父,若能这样想,当初与前妻离婚时,因自己经济困难,交不起养女的学费,让养父辍学,有愧养女。在看到许芳的户口簿信息,听了前妻的解释后,不再怀疑许芳的身份,就分给养女部分土地补偿款,算是弥补当年不能送养女读书的愧疚,分别12年后,父女俩再相聚时,就好好珍惜这份“失”而复得的缘分,父女俩也不至于为钱闹上法庭。张文荣作为苏玉道的前妻,许芳的养母,她是苏玉道和许芳的中间桥梁,在看到父女俩为钱闹时,她若能劝养女许芳要懂得感恩,不要去争土地补偿款,好好报答养父10年的养育之恩,只要能把养女劝住,放弃争土地补偿款,相信苏玉道不会再执着认为许芳是假的养女,毕竟苏玉道是因为许芳一见面就提钱而心里有隔应和抵触,还有,劝苏玉道不要太执着于“梅桂”这两个字,不管信不信,许芳就是养女苏玫瑰的身份永远改变不了,父女俩再重聚,就应该好好相处和珍惜。张文荣若能做好中间桥梁作用,不去争所谓的一口气,相信苏玉道和许芳不会因钱闹上法庭,让父女俩之间也不会有一道伤痕。苏玉道和许芳在法院工作人员做思想工作后,父女俩拥抱在一起,但愿是真的冰释前嫌,往后余生彼此好好珍惜这一世的父女情缘。养恩大于生恩,但愿许芳能懂得感恩。写在最后:
在金钱面前,总有些人把钱看得太重,宁愿要金钱,也不要亲情,让亲情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让人心寒。都说金钱是把照妖镜,照出人性丑陋的一面,在“照妖镜”面前,重钱轻亲情的人,丑陋一面暴露无遗。没有亲情的人,人生很悲哀,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但愿重钱轻亲情的人早日醒悟。
亲情无价,一旦失去亲情,真金白银都买不回来,拥有再多的金钱,也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得不到亲人的关怀。
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网友墙角梅花666说:
表叔和表婶住在我们村子的北边,他们的房子紧挨着麦田。表叔夫妻二人一辈子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她们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她们夫妻二人一共生了二个儿子,一个女儿,表哥和表姐是大的,小表弟是表叔的小儿子。当初怀上小表弟是一个意外,因为已经有了表哥和表姐二个孩子了。只是表叔夫妻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们还是坚持生下了小表弟。年轻的时候,夫妻二人为了抚养3个孩子,她们付出的心血让人难以想象。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听母亲说,表叔夫妻二人在挨着她们房子的地里种了一片西瓜🍉。表叔没日没夜地就像种在了西瓜地里一样,在西瓜地里挥汗如雨地忙碌着,他的脸都被太阳☀️晒得褪了皮。等到西瓜成熟卖西瓜的时候,她们每天天不亮就拉着架子车去城里卖西瓜了。有一次母亲去城里遇见她们夫妻二人,她们夫妻在毒辣的太阳下面卖力地吆喝着,天气又闷又热,肯定都是口干舌燥。表叔夫妻二人虽然守着一车子的西瓜,但是她们却不舍得打开一个西瓜吃,按她们老夫妻的说法:“我们舍不得吃西瓜,我们如果吃了一个西瓜,3个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费的钱就少了,卖西瓜的任何一分钱都要养活孩子们”。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们夫妻二人终于艰难地把孩子们都抚养长大了。表姐出嫁了,嫁到了外地,表哥在外地上学,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也都在城里买了房,只留下小表弟在家里和老二口相依为命。小表弟是一个为人特别老实的人,黑黑胖胖的,见到人都没有多余的一句话,但是他对人特别的实在善良。前些年,小表弟一直都在工地上面干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在村子南边盖了新房,并且也遇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女孩成了家。大家都说,表叔老二口总算苦尽甘来,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她们总算可以享清福了。谁知道,天不遂人愿,一天早上,身体健康的表婶在起床的时候,猛然之间心口疼得厉害,医院的救护车还没有来到家里,表婶就去世了,听医生说,表婶得的是急性心肌梗塞。现在只剩下可怜的表叔孤零零一个人,表叔平时什么都是指靠表婶,他只知道在地里干活,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连平时吃的饭都不会做。3个孩子当晚就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她们共同商量表叔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表哥和表姐她们想让表叔跟随她们去外地,轮换着各家住。但是表哥和表姐她们说,她们每人都有正式的工作,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表叔,表叔在吃饭上她们可能照顾不周,让表叔先学会自己做饭。但是,表叔一辈子在农村生活习惯了,他不想去别的地方住,他还想住在自己家里方便一些。这个时候,表叔的小儿子,就是我的小表弟立即站出来表态,他愿意一辈子为自己的老父亲养老送终,一直到父亲老去,父亲从小含辛茹苦的把他抚养长大,现在父亲到了正需要他的时候,他愿意无怨无悔的给父亲养老,现在老父亲恰好和他一个村子,他照顾父亲更方便一些。表叔当时就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立即和另外2个孩子宣布:谁给自己养老,自己的这栋老院子就留给谁。表叔家的老院子虽然说面积不小,但是都是一些破旧的房屋。表哥表姐一看这种形式都当时痛快地表示,等将来以后,这所老院子他们是不会和小表弟争的,他们同意这个决定。这个决定就这么定了下来,当时表叔也没有让他的2个孩子签一个协议。因为表叔觉得他的几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听他的话。就这样,小表弟独自承担起了抚养老父亲的任务。刚开始的几年,表叔身体还算是硬朗,虽然表叔已经快70岁了,但他是一个歇不住的人,每天都去地里忙活一些庄稼活。小表弟每天一日三餐的从村子的南边到北边给老父亲送饭,无论刮风下雨,一顿饭都没有停过。每天在村子的大路上,到饭点的时候,总能遇见小表弟去给表叔送饭,有时候小表弟上白班了,就让他的媳妇代替他去给父亲送饭。村子里的人们都说,表叔遇见这么一个孝顺的小儿子,真是有福气呀!表叔的另外2个孩子,自从小表弟那天晚上宣布自己心甘情愿的为父亲养老之后,他们就很少回家探望父亲了,按他们的话说:小表弟已经承担起了养老的所有一切,他们的工作忙的很,根本就没有时间回来看望父亲。刚开始的几年,他们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回来看望一下表叔,慢慢地他们几乎一年都不回来看望表叔了,按他们的话说:老父亲让小表弟照顾着,他们放心的很,不用回来看望父亲了。有一天,天气刚刚下过雨,在家闲不住的表叔准备去地里,看看他前几天播种的玉米发芽了没有,他刚刚走出家门口没有多远,因为路滑,表叔一下子滑倒了,仰面朝天的蹲坐在了地上。乡亲们发现之后,立刻通知了小表弟夫妻二人,他们立刻把表叔送到了医院。经过医院的检查,表叔摔倒猛然坐在地上的时候,伤到了脊柱上面的神经,表叔年龄大了,神经的修复是不可逆的,并且还经不起做手术。需要保守治疗,换句话说,就是表叔剩下的余生需要在床上度过,表叔的下半身已经不会动弹了,瘫痪在床了。小表弟打电话通知了他的哥哥和姐姐,表哥和表姐知道消息之后都赶了回来,她们也像看望亲戚一样,手里拿了一些礼品,都象征性的慰问了表叔几句话,像走亲戚似的都找了各种借口回家了。估计她们觉得小表弟既然承当为表叔养老送终,和她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善良的小表弟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把表叔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每天端吃端喝的送到表叔的床前,表叔下半身不会翻身,小表弟就每隔二个小时给表叔翻一下身,每翻一次就拿着温毛巾给表叔身上擦拭一次,他从来不怕脏不怕累,他认为伺候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这样,表叔在床上躺了5年,在这整整五年里,小表弟夫妻二人真的是为表叔操碎了心,直到表叔去世的时候,人们发现表叔的身上竟然没有一个褥疮,大家都是挑着大拇指称赞小表弟夫妻二人:真的是太孝顺了。而表叔的另外2个孩子,在表叔瘫痪在床的几年里,几乎都很少回家探望表叔,更别提伺候表叔了。直到表叔去世的当天晚上,我才看到了表姐表哥回来了。母亲常说,表叔说起来有3个孩子,但是其实只有小表弟一个孩子。就这样,表叔去世了,他的老院子也被搁置了下来。前二年,国家准备修一条高速路,恰好经过村子的北边,表叔的那所老院子被占用规划在内,所以就牵涉到了赔偿问题。后来经过协商,上面打算赔偿21万元给小表弟。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表姐表哥的耳朵里面,她们又立刻在小表弟的家里团聚了。按照她们的说法,原来老院子不值钱的时候就无所谓了,现在老院子竟然赔偿21万元,她们都是表叔的子女,应该每人都要分一份,公平对待。当年表叔承当把老院子给小表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立字据,没有任何的依据,她们也没有签字,再说小表弟伺候表叔了几年,只是表叔手里的存款就够小表弟继承的了。表哥表姐认为:小表弟也有自己的房子,这所老院子属于大家公有的,赔偿款应该平均分配。表哥说他的孩子上学每年需要很多钱,表姐说她自己去年有病到现在也需要也是吃了许多药,家里已经欠了许多债务。反正表哥和表姐都觉得自己需要这笔赔偿款。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就惊掉了下巴,表叔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辛辛苦苦把3个孩子扶养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手里哪里还有什么存款?现在他的孩子们看着老院子值钱了,都又回来要钱了,她们的良心都去了哪里?人性怎么可以如此的丑陋?我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都是特别生气,她们都气得一天都没有吃饭,心里都替小表弟抱不平。小表弟在知道哥哥姐姐来到他家的意图之后,也是沉默了很久,后来小表弟做出决定,等过些天,村子里面的21万元赔偿款发下来之后,他们兄妹3人每人7万元,公平分配。表哥表姐在得到她们满意的答复之后,都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事后,母亲问小表弟:你明明是占着理的,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都可以给你作证,你为什么要把钱分给她们?小表弟当时就笑了,他说:“赡养自己的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没有老院子,他也会无怨无悔的给表叔养老送终,他根本就没有把钱放在心上,竟然哥哥姐姐们那么看中钱财,就让她们拿去算了,省的因为一点小事伤了彼此兄妹的感情。”我真的为小表弟的想法折服了,我敬佩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现在为了个人利益,人们都是想尽各种办法。他竟然还有如此纯净宽广的心胸,确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