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英] 柯律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副标题: 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
原作名: Screen of Kings: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
译者:黄晓鹃
出版年: 2025-3
页数: 288
定价: 10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191761
【内容简介】 拱卫皇室为“藩”,展现皇权为“屏”,明代藩王被赋予藩屏天下的重任,后人却道他们是百无一用的贵族寄生虫。然而正是这些“无用之人”,为世人留下无数珍宝。 晋王的崇善寺,肃王的玄妙观; 周王的《东书堂帖》,鲁王的《画法大成》; 潞王的仿古铜鼎,梁王妃的宝石金簪…… 还有宁化王的老陈醋,无处不见宗藩的参与或赞助。 柯律格通过对藩王物质文化的实地考察,展现了艺术对藩屏帝业的重要意义,从反思史学研究中的刻板偏见出发,力图构建更全面、更多元的明史叙事。 【编辑推荐】 1. 知名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明代艺术代表作 ◇ 以藩王为主要研究对象,填补艺术史学界研究空白 ◇ 译文、插图全面焕新,增补作者亲笔序言 2. 一部向“权威”历史发问的开拓之作,探索藩王的艺术贡献与政治意义 ◇ 南北两京是明朝的中心,朝廷与士人是明史的主角。历史的聚光灯之外,生活在“边缘”地域、作为“他者”存在的藩王过着怎样的生活,又如何通过艺术影响王朝的发展? ◇ 以藩王的物质文化为线索,以跨文化的比较视角反思被史学界长期忽视的明代宗藩及其文化参与,力图构建更全面多元的明史叙事 3. 立足于实地与实物的学术考察,开启一场豪华丰富的“藩王”主题艺术之旅 ◇ 太原的晋祠和崇善寺、武汉的“梁庄王珍藏”、济南的“鲁王之宝”、成都的蜀王陵遗迹……以藩王为线索,串联中国各省的艺术宝藏 ◇ 建筑、书法、绘画、金银器、青铜器、乐器……不问媒材,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明代藩王的文化参与 4.巫鸿、赵世瑜、霍吉淑、赖毓芝、黄小峰等中外知名学者联袂推荐! ◇ 《藩屏》一书的再版证明此书的持续生命力,通过对考古资料、文献记载以及传世书画和文物的综合研究,揭示出世袭贵族在确立明代文化风尚和艺术趣味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矫正了以往研究中对文人和官僚阶层的偏重,对理解和研究明代美术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并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艺术拓出一条新的路径,已经激发并将继续激发进一步的探讨。 ⸺ 巫鸿(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本书原是写给对中国历史文化不太熟悉的英语读者的,因此,选取明代藩王的艺术品味作为描述对象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一点对历史学者、特别是明史学者以外的中国读者来说也适用,毕竟关于明代藩王的研究著作很少。 ⸺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针对藩王从事艺术活动的研究非常少,尤其像《藩屏》这样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切入藩王具体生活,通过研究这些视觉图像的产生与传播,来掌握藩王的社交活动,沟通起帝王宫廷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是第一本。 ⸺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 柯律格是研究明代的杰出专家和学者,他关于收藏和明代社会的著作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领域。《藩屏》将他的工作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是一项很大的贡献,将会带给我们新的、令人振奋的深刻见解。 ——雷德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主任) ◇ 《藩屏》是一次特别的、雄心勃勃的尝试,目的是同时讲述藩国的历史与地理,写下藩国艺术生产的历史。这是一本开拓性的专著,它力图修正人们对明代艺术的理解。 ——裴珍妮(多伦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相关声明
本博客所有资源收集于网络,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仅限个人试读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温馨提示:由于不可控因素,链接有时效性,若失效或下载问题,请留言!